三年估值暴涨百倍,坐“火箭”蹿升的芯旺微冲刺科创板
在车规级芯片领域,正在涌动着一股“上市潮”。继前一段时间黑芝麻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近日,另一家车规级芯片厂商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芯旺微)也开始启动IPO进程。据了解,芯旺微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本次IPO,芯旺微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 6353 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募资约17.29亿元,用于车规级MC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工业级和AIoT MC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规级信号链及射频So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测试认证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芯旺微的主营产品为车规级芯片,公司业绩近年来取得爆发式增长,最新估值已经超过了百亿元。芯旺微称,该公司的车规级芯片目前已经进入比亚迪、一汽集团、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众多国内知名汽车品牌厂商,市场占有率在迅速上升。
时势造英雄车规级芯片后起之秀
公开资料显示,芯旺微是一家以自主研发的KungFu指令集与MCU内核为基础,以车规级、工业级MCU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集成电路设计企业。MCU俗称单片机,承担系统控制、执行运算等核心功能,是众多电子设备普遍使用的主控芯片,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芯旺微创始人丁晓兵是芯片业的一位传奇人物,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信与电子专业,先后辗转于通信、存储等领域,最终在2012年,他把目标转向车规级芯片,成立了芯旺微。这些年来,凭借创始人所带来的坚持创新研发理念以及辛勤努力,芯旺微在芯片领域逐步获得了认可和肯定,于2017和2020年分别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21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被评定为中国IC“独角兽”企业。
据了解,车规级芯片代表芯片行业的最高标准,与消费级和工业级芯片相比,车规级芯片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上都有很高要求。芯旺微的快速崛起,主要是“时势造英雄”,源于近年来汽车“缺芯潮”急速加剧,国产化替代项目如雨后春笋崛起的大潮。
当然,在天时地利俱备的情况下,也离不开芯旺微自身的努力,公司凭借研发实力根据近年来市场情况,适时推出了多款车规MCU明星产品,不但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多项空白,也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芯旺微车规级MCU产品出货量已经超过5000万颗。据业内人士介绍,芯片公司如果达到这一出货量,已经算是较有竞争力的表现。根据招股书,2022年,芯旺微车规级MCU收入为2.23亿元,在国内车规级MCU市场的市场份额约为1.26%。
做车规级MCU产品,要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看通过了哪些验证,是否进入车商的供应链。而芯旺微在这方面也展示了公司的竞争力,目前公司车规级MCU产品已经通过了AEC-Q100可靠性认证,公司亦通过了IATF 16949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专业认证,公司具备了系统完整的车规级芯片开发流程及质量管控体系。
在供应链系统方面,如今,芯旺微的车规级MCU已经成功导入了多家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如比亚迪、一汽集团、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众多国内知名汽车品牌厂商,部分产品还应用于大众汽车、现代汽车等知名外资汽车品牌厂商。
业绩暴增三年估值飞涨超百倍
芯旺微的超常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旺盛的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需求及车用MCU制造产能极为紧缺等形势,一方面得益于自己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紧抓机遇,因此业绩获得大幅提示。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芯旺微车规级MCU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1.06万元、 5755.78万元及22252.91万元,带动公司营收从0.98亿元快速增至2.33亿元、3.12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0.33万元、5079.17万元、6124.11万元。
其中营收主要来自车规级MCU和工业级MCU,二者在2022年分别为该公司贡献了71.23%和23.34%的营收。车规级MCU的营收更是在短短三年里实现暴增,从81万元猛增到2.23亿元。
(图片来源:招股书)
业绩暴增的同时,芯旺微的估值也开始突飞猛进。2022年8月,芯旺微进行C轮融资后,估值达到了103亿元;较2021年1月A轮融资时的7.3亿元增长超13倍,较2020年11月增资时1亿元的估值,增长超百倍。
(图片来源:招股书)
与此同时,芯旺微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32%、55.15%及52.47%。已经高于业内同行平均水平,如杰发科技、国芯科技、中微半导等。不过,略有瑕疵的是,在2022年,芯旺微的综合毛利率较前一年出现了回落。对此,芯旺微在招股书中给出了解释,其表示,综合毛利率水平受到行业竞争情况、市场供求关系、产品技术先进性和原材料采购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独角兽”另一面存在供应商集中等问题
当然,在估值暴涨,在产业中飞奔的同时,芯旺微也不是不存在问题。譬如,在芯旺微的背后支撑中,公司供应商较为集中的问题就受到关注。
芯旺微为Fabless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指专注于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其余环节可以由专业厂商代工。在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同期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98.13%、96.87%及 98.23%。芯旺微主要供应商为中芯国际、日荣半导体、华天科技等业内知名半导体厂商。公司自中芯国际采购金额占比超过69%,中芯国际是第一大供应商。
(图片来源:招股书)
此外,高速成长的另一面,公司的关联方也存在入股公司的情况。招股说明书显示,一汽集团旗下的一汽投资、一旗力合分别持有1.18%、0.14%的股份,上汽集团旗下上汽恒旭则通过旗下公司分别持有芯旺微1.89%和1.82%的股份。
同时,现金流的问题也是芯旺微经营活动中的一大隐患。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芯旺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且在2022年扩大,分别为-0.08亿元、-0.10亿元和-1.34亿元。对于2022年大幅下降的现金流量净额,芯旺微在招股书中归因于备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预付款项等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
(图片来源:招股书)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带来的巨大蓝海市场下,车规级芯片领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参赛者,芯旺微身处较内卷的赛道,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而这些竞争者也开始纷纷涌入资本市场谋求上市。
今年6月,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计划挂牌上市,预期募资规模2-3亿美元。此外,AI芯片创企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也是频频传出即将赴港IPO的消息……和这些竞争者相比,芯旺微的规模不算太大,大家基本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接下来的行业竞争中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憧憬“蓝海”国产汽车芯片或迎转折
当然,芯旺微所处赛道汽车芯片产业依旧是近几年的一个朝阳产业。根据德勤统计数据,近十年来整车所用芯片平均数量不断上升。其中,传统燃油车单车从 2012 年平均使用438颗汽车芯片增长至2022年平均使用934颗,新能源车单车从2012年平均使用567颗汽车芯片增长至2022年平均使用1459颗。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其中,MCU在汽车芯片上的价值占比较高。统计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中,MCU占汽车芯片的价值占比最高,约为23%;在纯电动车型中,MCU占汽车芯片的价值占比约为11%,仅次于功率半导体。
特别是近年来迎来大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其“三电”系统更将大幅带动MCU的增量需求。除“三电系统”外,新能源汽车的车载无线充电、声学汽车警报系统(AVAS)、配套的充电枪、充电桩等储能相关设备等也需要运用MCU执行运算和控制功能。MCU在汽车电动化趋势下的应用前景可观。
根据IC Insights数据预测,从2021年到2026年,全球MCU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约为6.7%,在2026年将达到272亿美元。但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近年来,我国汽车芯片依旧高度依赖进口,汽车缺芯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瑞萨、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微芯及意法半导体在全球汽车MCU 市场合计市占率约为98%;国外MCU厂商占据市场主要份额,行业集中度较高,相比之下,中国的车规级MCU芯片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国产化率。
不过,随着国内汽车厂商崛起,国产车规级MCU或将迎来转折。有业内人士表示。倘若国产的车规级MCU可以实现独立、自主可控,那或将带动汽车行业走出“芯片荒”阶段。
芯旺微无疑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国产汽车芯片“希望之星”。作为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芯旺微拥有毛利率高,已进入知名厂商供应链,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等优势,但其自身也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且存在供应商较为集中等问题。如能合理解答这些问题,其IPO成功概率会大大增加,芯旺微究竟能否成功登陆科创板,不妨拭目以待。
编辑:赵苗苗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发现.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后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并在文首注明来源、作者,文末附上“发现.华网”二维码。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华网
共242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
东方智汇:与兄弟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关联交易风险,疑似“换壳上市”
2024-05-20 15:57:35
-
都正生物:零毛利率产品占比多原因在何?研发费用率走低,偿债能力弱
2024-05-17 15:38:16
-
双达股份:业绩虽增长但疑似注水,应收账款增速过高,偿债压力远超同行
2024-05-13 16:11:04
-
铭基高科:实控人家族持股九成,恐造成“一言堂”,核心竞争力成长性存疑
2024-05-11 15:10:41
-
昊创瑞通:严重依赖国家电网,研发创新能力弱,股东出资合规性遭质疑
2024-05-10 16:21:44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