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决定影响力
公众号

昂瑞微IPO:间接股东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调查,累计未弥补亏损12亿,创始人退出后成竞争对手

2025-10-13 10:26:38 来源: 发现华网 作者:李燕

据上交所披露,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昂瑞微”)将于10月15日上会,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昂瑞微科创板IPO更进一步。

2022年至2024年,这家射频芯片企业营业收入从9.23亿元增长至21.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88%。然而靓丽增速的背后,却是三年累计超过8亿元的亏损,以及截至2024年末高达12.39亿元的累计未弥补亏损。

更令人担忧的是,昂瑞微光鲜表象下隐藏着公司治理、股东资质与持续盈利能力的多重隐患。

在股权结构背后,创始人离场与实控人借款上位的剧情,映射出公司治理的隐忧。“硬科技”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公司治理的较量。

而在资本与商业的十字路口,昂瑞微如何平衡短期报表与长期创新,将决定其能否真正在国际射频芯片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突围。

创始人退出后创立公司成竞争对手

昂瑞微的发展历程中,股权与控制权的变动充满疑团,创始人的退出与现任实控人的上位均笼罩在迷雾之中。

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前身为北京中科汉天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创立之初,杨某华作为核心创始人持有75%股权,而现任实控人钱某学当时并未直接持股。

2019年8月,在公司加快融资、推动上市的关键时期,杨某华却选择退出,由钱某学接任董事长及总经理。

更令人费解的是,杨某华退出后迅速创办了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同样专注于射频芯片业务,与昂瑞微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招股书显示,昂瑞微一项核心发明专利正是从杨某华控股的贵州汉天下处受让而得,这引发了市场对两家企业是否存在潜在知识产权纠纷的质疑。

钱某学的“上位”过程同样值得玩味。2020年12月,他以借款方式向北京鑫科筹集资金5000万元,买入昂瑞微287.98万股股份,从而巩固了实际控制人地位。

这笔借款的来源及其背后的真实关系,招股书并未详尽披露。

钱某学与一致行动人孟某、欧阳某均有一段在惠州市正源微电子任职的共同经历,而该公司原总经理余某明目前正是昂瑞微第一大股东北京鑫科的有限合伙人。

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让人不禁质疑钱某学究竟是公司的掌权人,还是某些幕后利益的“站台人”。

昂瑞微历经多次融资,股东阵营强大,包括华为哈勃、小米、深创投、联想、松禾,以及多个地方产业基金,估值约85亿。

IPO前,钱某学通过直接持股、一致行动协议,以及AB股安排,合计控制62.4309%的表决权,为实际控制人。华为哈勃和小米均持股4.16%,为第五、第六大股东。

股东使用非法募集资金出资遭问询

昂瑞微的股东结构不仅复杂,更暗藏风险。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鑫科的合伙投资人中竟有涉及非法集资的机构。

沐盟集团作为北京鑫科的第七大有限合伙人,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警方立案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沐盟集团旗下水木私行厦门公司已卷入理财兑付危机,超过300名投资者购买的近7000万元理财产品无法兑现。

2024年10月,沐盟集团所持北京鑫科的出资额已被法院冻结。

这一情况引发了监管层对昂瑞微股东资质及入股资金合法性的质疑。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若IPO企业股东使用非法募集资金出资,将构成上市重大障碍。

昂瑞微是否对沐盟集团资金来源尽到核查义务,是否明知风险仍接受投资,这些问题都需要公司向市场给出合理解释。

与此同时,公司股东中还隐藏着多起股份代持情形。首轮问询后,保荐机构才新增披露了富鸿鑫咨询、南京招银、段艳强、申作斌等多个股份代持及解除情况。

这些代持关系在申报时并未充分披露,直至问询阶段才浮出水面,反映了公司在股权清晰度方面的缺陷。

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12.39亿元,毛利率持续低于同行

昂瑞微主要从事射频前端芯片、射频SoC芯片及其他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核心产品线主要包括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5G/4G/3G/2G全系列射频前端芯片产品,包括射频前端模组及功率放大器、射频开关、LNA,以及面向物联网的射频SoC芯片产品,包括低功耗蓝牙类及2.4GHz私有协议类无线通信芯片。

昂瑞微的业务基本面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尽管营收增长迅速,但公司的盈利前景仍不明朗。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2.39亿元。

从财务数据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23亿元、16.95亿元、21.01亿元、8.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90亿元、-4.50亿元、-6470.92万元、-4029.95亿元。虽然亏损额在2024年有所收窄,但公司并未提供明确的盈利时间表。

图片 

图片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主要依赖政府补助。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高达1.80亿元,占营收比例近20%。

而这一补贴在2024年骤降至3751.56万元,大幅增加了公司的亏损压力。

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也持续低于行业平均。2022年至2024年,昂瑞微毛利率分别为17.06%、20.08%和20.22%,而行业均值分别为37.91%、33.19%和32.35%。

这一差距凸显了公司在产品定价能力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劣势。

此外,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24年更是降至-1.87亿元,表明主营业务自身的“造血”能力严重不足。

存货高企是另一个风险点。2024年末,公司存货余额达9.2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45.70%。

但同期的存货跌价计提比例却从2022年的28.86%骤降至14.52%,这一反常操作令人质疑公司是否通过放松会计政策来美化财务报表。

研发费用率下滑,创新遭遇瓶颈

作为冲刺科创板的芯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考量因素。然而昂瑞微的研发投入与产出均呈现下滑趋势,引发市场对其科创成色的质疑。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从29.25%下滑至14.94%,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在研发人员配置上,昂瑞微也处于行业较低水平。截至2024年末,公司研发人员212人,占员工总数的47.11%。

而射频前端同行企业慧智微2023年末研发人员占比达70.39%。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创新产出。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23年与2024年没有任何新的发明专利申请。

这与创始人杨某华退出后公司创新活力的衰退形成鲜明对比。

此次IPO,昂瑞微计划募集资金20.67亿元,其中约13.60亿元将用于研发费用。但公司研发投入效果与效率的可持续性,仍需市场进一步观察。

公司的客户集中度也过高。2022年至2024年,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一直在70%左右。

这使得公司的经营业绩严重依赖于少数几家大客户,业务稳定性面临挑战。

责任编辑:敖林

猜你喜欢

24小时热榜

专业决定影响力

联系我们

电话:010-53675622

邮箱:fxhwang@163.com

扫一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5 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51319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