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决定影响力
公众号

公元新能:超九成营收依赖境外销售风险大,产能不饱和,仍欲募资翻倍扩产

2024-04-12 11:50:14 来源: 作者:赵苗

文/赵苗

  去年年末,浙江公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元新能”)在北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其IPO目前已进入问询阶段。2024年4月10日,公元新能对监管首轮问询函进行了回复,主要涉及公司创新性特征及竞争力、境外销售大幅增长的合理性及真实性等问题。

  本次IPO,公元新能欲公开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募集资金1.635亿元,主要用于安徽500MW高效N型光伏组件生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流动资金的补充。

图片

(来源:招股书)

  《发现•华网》研究发现,报告期内,公元新能的业绩过于依赖境外收入,而国内贡献收入不足10%,这也造成了公司存在较大的汇率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此外,公元新能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不饱和的状态,如此情况下仍要募资扩产,将产能翻倍,未来产能消化受到考验。

依赖境外销售风险较大,国内收入占比不足10%

  公元新能成立于2006年,其控股股东为A股上市公司公元股份(002641.SZ)。多年来公元新能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系列产品和新能源领域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发电、庭院美化、智能家居等场景。

  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公元新能出口业务已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主要集中在南美、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2020年-2023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内),公元新能境外市场贡献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82亿元、5.62亿元、9.56亿元、4.84亿元,占比为93.53%、95.19%、94.90、90.62%,持续处于90%以上,可见外销收入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但是国内市场方面却迟迟未有新进展。

  据深交所互动易,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向公元股份进行了提问:子公司公元新能在国内市场上有哪些产品在售?产品的名是什么?销售渠道有哪些?同时研发的产品有哪些?

  公元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元新能国内市场尚在起步阶段,国内销售占比不足10%,主要产品是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系列,国内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目前公元新能新产品研发以光伏灯具、高低压灯具等产品为主。

图片

(来源:深交所互动易)

  然而公元新能已成立近20年,国内市场却迟迟未有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重境外销售而轻国内市场的情况,给公元新能带来了其它方面的问题。

  公元新能境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欧元结算,人民币汇率可能受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报告期内,因汇率波动形成的汇兑损益分别为540.83万元、351.75万元、-1745.28万元、-479.99万元,占各期营业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4.34%、26.23%、-45.16%、-9.48%。汇率波动对公元新能的经营业绩存在较大影响。

  若公司在未来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可能给公司造成汇兑损失,从而影响到经营业绩。

  此外,公元新能的毛利率亦会受到外汇、国际形势以及国际运费等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元新能的毛利率分别为11.68%、9.41%、9.64%、14.89%,存在一定波动。招股书显示,这是受到了材料成本及汇率波动的影响。

图片

(来源:招股书)

  公元新能依赖境外收入的情况究竟何时才能有所改善仍是未知,公司目前的汇率及毛利率波动风险均较大。

产能利用率不足仍成倍扩产,或造成“消化不良”

  除了严重依赖境外销售存在风险,公元新能的产能利用率不足却仍募资扩产的情况也遭遇了关注。上文提到,本次IPO,公元新能计划募集资金1.635亿元,其中,8615.83万元用于安徽500MW高效N型光伏组件生产项目、2736.89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组件的有效产能为237.60MW、314.50MW、458.11MW、285.92MW,2020年-2022年全年产能虽然在增长,但是未曾超出过500MW,而本次募资一下子就进行了翻倍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公元新能现有的光伏组件产能还尚未饱和,报告期内,光伏组件产能利用率为81.07%、86.42%、90.56%、91.93%。

图片

(来源:招股书)

  针对上述情况,监管要求公元新能说明募投项目增加500MW光伏组件产能的合理性,并要求其结合报告期内光伏组件销售情况及在手订单情况,说明增加一倍产能的必要性、新增产能如何消化、以及量化说明产能消化的具体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光伏组件产能利用率不足,公元新能的另一主营产品太阳能灯具的产能利用率情况更差,报告期内分别为79.03%、83.01%、80.78%、77.74%,仍在80%左右徘徊。

图片

图片

(来源:招股书)

  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灯具是公元新能主要对外销售的两类产品,两大主营产品均未能实现充足的产能利用率,公元新能募资扩产必要性恐怕存疑。

  据业内人士分析称,产能消化历来是证监会的重点关注问题。合理设计募投项目、充分论证募投项目产能消化的可行性已成为企业顺利IPO的重要前提。

  然而,公元新能却在自身研发投入较低的情况下,将募资的大头投入扩产和补充流动资金,此举令人不解。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公元新能的研发费用率仅为1.10%、0.92%、0.53%、0.34%,均未能达到1%,而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均值则分别达到1.99%、2.23%、2.46%、1.90%,差距较大。

图片

(来源:招股书)

  综合上述情况,公元新能业绩严重依赖境外收入的情况难解,汇率波动风险令公司经营业绩前景存在隐患,而在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仍成倍扩产,这种“任性”行为恐造成未来产能“消化不良”。面对种种风险,公元新能能否成功上市还是一个问号。
 

编辑:肖苏琦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发现.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后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并在文首注明来源、作者,文末附上“发现.华网”二维码。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24小时热榜

专业决定影响力

联系我们

电话:010-53675622

邮箱:fxhwang@163.com

扫一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3 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92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