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佳精密IPO:超五成营收真实性“悬疑待解”,子公司曾因未办环评被查封,“人才短板”问题凸显
2025-04-02 11:40:58
来源: 发现华网
作者:韩津
2025年4月7日,苏州鼎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鼎佳精密”)北交所IPO申请将接受审议。公司拟发行不超2000万股(含本数,不含超额配售部分),募资2.55亿元,用于鼎佳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项目及昆山鼎佳相关生产项目 。公司2023年3月曾递表深交所主板,因业绩下滑首轮问询后撤回,2024年6月递表北交所,保荐机构为平安证券 。
鼎佳精密在问询回复中披露,其客户走访底稿存在大量未盖章仅签字确认的情形。从数据上看,2021年-2024年上半年,未盖章的家数分别为30家、30家、29家、29家,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8.72%、63.22%、56.16%、54.40%。对于未盖章的原因,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称,主要是受客户印章管理要求及用印文件性质的影响。尽管部分客户未盖章,但受访人员已在访谈文件上进行签字确认。受访人员虽签字确认交易信息,但缺乏公司公章,存在“员工个人行为与企业行为分离”的风险。例如,若受访人员离职或否认签字真实性,底稿的证明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除客户走访底稿问题外,鼎佳精密陷法律纠纷。2023年8月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通利”)起诉鼎佳精密索货款及违约金,2024年2月鼎佳精密以货物质量问题反诉索赔偿,3月份昆山法院受理并冻结鼎佳精密140万元存款,7月份一审判决鼎佳精密支付66.37万元,8月份双方和解,鼎佳精密支付60万元结案。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8月和解,同年鼎佳精密冲刺北交所IPO。此外,鼎佳精密子公司昆山市鼎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昆山鼎佳”)因环评及备案问题被环保查封 。
此外,鼎佳精密“人才短板”凸显,截至2024年12月31日,鼎佳精密及子公司共有员工522人。其中技术及研发人员58人,占比11.11%;本科及以上人数34人,仅占公司总人数的6.51%,而大专及以下人数达488人,占比高达93.49%。低学历人才主导的团队结构,与“瞪羚企业”所需的创新爆发力形成鲜明矛盾——既缺乏高端人才支撑前沿技术突破,又面临智能制造转型中基层技工能力不足的风险。
超五成营收真实性“悬疑待解”,客户走访底稿大量未盖章仅签字
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4年,鼎佳精密营业收入分别为3.92亿元,3.29亿元、3.67亿元和4.08亿元。2024年,公司新开发152名客户,新增客户产生的营业收入合计1528.53万元,2024年进入戴尔及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
2024年上半年,全球笔记本市场出货量增长(一季度同比增4.2%、二季度同比增4%),鼎佳精密2021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7.12%,北交所要求其结合市场出货量、终端客户需求及新老客户变化说明业绩增长合理性。鼎佳精密回复称,因行业回暖及自身优势致营业收入增长、老客户销售占比稳定等,故业绩增长合理 。
同时,北交所要求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相关事项并发表明确意见,区分内销外销说明对主要客户走访情况(走访对象选取标准、范围,实地与视频访谈情况等),以及被走访单位未盖章能否支撑收入真实性核查结论。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在执行核查程序时,对被走访单位进行了走访。
然而,在核查过程中发现,被走访单位存在大量未在核查相关底稿上盖章的情况。从数据上看,2021年-2024年上半年,已盖章的家数分别为10家、11家、12家、12家,对应营收分别为5516.55万元、4741.97万元、5982.59万元、2865.6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4.09%、14.42%、16.32%、15.81%。未盖章的家数分别为30家、30家、29家、29家(其中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子公司家数分别为28家、28家、27家、27家),对应营收分别为2.69亿元、2.08亿元、2.06亿元、0.9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8.72%、63.22%、56.16%、54.40%。
对于未盖章的原因,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称,主要是受客户印章管理要求及用印文件性质的影响。尽管部分客户未盖章,但受访人员已在访谈文件上进行签字确认。并且,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在走访过程中对受访人员身份真实性进行了严格验证,包括确认姓名、公司基本情况、职务等基本信息,获取名片、工作牌或身份证明资料,查看办公场地单位名称标志是否一致并现场合影等。对于视频访谈,更是全程录屏留存视频。
此外,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除执行走访程序外,还执行了细节测试及函证程序。在细节测试方面,获取了公司报关单据、签收单、对账单等多种资料,并针对未盖章客户执行了相应测试,同时,对未盖章客户执行了独立的函证程序。
受访人员虽签字确认交易信息,但缺乏公司公章,存在“员工个人行为与企业行为分离”的风险。例如,若受访人员离职或否认签字真实性,底稿的证明力将受到严重影响。监管机构也会对仅凭签字确认的访谈记录能否证明客户对交易金额、条款的认可存疑,尤其是涉及大额收入时,这种缺乏企业层面确认的情况可能被视为核查程序瑕疵。
曾陷拖欠货款纠纷,子公司曾因未办环评、部分工艺未备案被查封
2023年8月,江苏通利作为原告,向江阴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鼎佳精密(曾用名:苏州华尔迪胶粘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支付货款135.24万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同时承担该案的诉讼费用与保全费用。2023年11月,鼎佳精密收到江阴市人民法院的传票。同年12月,公司向江阴市人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这一异议随后得到法院支持,本案被移送至昆山市人民法院处理,并于2024年1月被昆山市人民法院受理。
进入2024年2月,鼎佳精密以江苏通利为反诉被告,向昆山市人民法院提起反诉。鼎佳精密称江苏通利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因此要求江苏通利赔偿152.2万元,并承担反诉诉讼费。2024年3月,昆山法院受理了反诉,本诉与反诉开始合并审理。在此过程中,由于江苏通利申请财产保全,鼎佳精密名下140万元银行存款被冻结。
2024年7月,昆山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定鼎佳精密向江苏通利支付66.37万元款项等。不过,事情在2024年8月出现转机,江苏通利与鼎佳精密签署了《和解协议书》。根据协议,鼎佳精密向江苏通利一次性支付人民币60.00万元,江苏通利则放弃向鼎佳精密主张其他款项。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鼎佳精密已向江苏通利付清上述款项,这起诉讼案件正式了结。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纠纷和解时间点与鼎佳精密更新招股书高度重合——2024年8月和解,同年冲刺北交所IPO。
另外,2018年6月17日现场检查发现,昆山和进塑胶电子有限公司将空置厂房出租给昆山鼎佳和昆山市原来塑胶有限公司,两公司均未依法办理环评手续。其中,昆山鼎佳纸制品加工项目(含水性墨印刷、粘合工段)已建成但检查时未生产,仅对模切、钉箱等工艺备案,其水性墨印刷、粘合工段已被张浦镇环保科查封。
“人才短板”问题凸显:大专及以下人数超93%
鼎佳精密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并被纳入“瞪羚计划”企业名录。公司一直深耕于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行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通过配置先进的制造设备以及持续性技术创新,不断的优化公司的产品性能及结构。然而,亮眼标签背后,公司人才结构短板正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暗礁。
人员结构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鼎佳精密及子公司共有员工522人。其中技术及研发人员58人,占比11.11%;本科及以上人数34人,仅占公司总人数的6.51%,而大专及以下人数达488人,占比高达93.49%。
低学历人才主导的团队结构,与“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所需的创新爆发力形成鲜明矛盾——既缺乏高端人才支撑前沿技术突破,又面临智能制造转型中基层技工能力不足的风险。
图片来源:鼎佳精密招股说明书
诸多问题摆在眼前,鼎佳精密的北交所上市之旅能否顺利,令人担忧。
鼎佳精密在问询回复中披露,其客户走访底稿存在大量未盖章仅签字确认的情形。从数据上看,2021年-2024年上半年,未盖章的家数分别为30家、30家、29家、29家,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8.72%、63.22%、56.16%、54.40%。对于未盖章的原因,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称,主要是受客户印章管理要求及用印文件性质的影响。尽管部分客户未盖章,但受访人员已在访谈文件上进行签字确认。受访人员虽签字确认交易信息,但缺乏公司公章,存在“员工个人行为与企业行为分离”的风险。例如,若受访人员离职或否认签字真实性,底稿的证明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除客户走访底稿问题外,鼎佳精密陷法律纠纷。2023年8月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通利”)起诉鼎佳精密索货款及违约金,2024年2月鼎佳精密以货物质量问题反诉索赔偿,3月份昆山法院受理并冻结鼎佳精密140万元存款,7月份一审判决鼎佳精密支付66.37万元,8月份双方和解,鼎佳精密支付60万元结案。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8月和解,同年鼎佳精密冲刺北交所IPO。此外,鼎佳精密子公司昆山市鼎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昆山鼎佳”)因环评及备案问题被环保查封 。
此外,鼎佳精密“人才短板”凸显,截至2024年12月31日,鼎佳精密及子公司共有员工522人。其中技术及研发人员58人,占比11.11%;本科及以上人数34人,仅占公司总人数的6.51%,而大专及以下人数达488人,占比高达93.49%。低学历人才主导的团队结构,与“瞪羚企业”所需的创新爆发力形成鲜明矛盾——既缺乏高端人才支撑前沿技术突破,又面临智能制造转型中基层技工能力不足的风险。
超五成营收真实性“悬疑待解”,客户走访底稿大量未盖章仅签字
据招股书,2021年至2024年,鼎佳精密营业收入分别为3.92亿元,3.29亿元、3.67亿元和4.08亿元。2024年,公司新开发152名客户,新增客户产生的营业收入合计1528.53万元,2024年进入戴尔及宁德时代供应商体系。
2024年上半年,全球笔记本市场出货量增长(一季度同比增4.2%、二季度同比增4%),鼎佳精密2021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7.12%,北交所要求其结合市场出货量、终端客户需求及新老客户变化说明业绩增长合理性。鼎佳精密回复称,因行业回暖及自身优势致营业收入增长、老客户销售占比稳定等,故业绩增长合理 。
同时,北交所要求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核查相关事项并发表明确意见,区分内销外销说明对主要客户走访情况(走访对象选取标准、范围,实地与视频访谈情况等),以及被走访单位未盖章能否支撑收入真实性核查结论。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在执行核查程序时,对被走访单位进行了走访。
然而,在核查过程中发现,被走访单位存在大量未在核查相关底稿上盖章的情况。从数据上看,2021年-2024年上半年,已盖章的家数分别为10家、11家、12家、12家,对应营收分别为5516.55万元、4741.97万元、5982.59万元、2865.6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4.09%、14.42%、16.32%、15.81%。未盖章的家数分别为30家、30家、29家、29家(其中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子公司家数分别为28家、28家、27家、27家),对应营收分别为2.69亿元、2.08亿元、2.06亿元、0.9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8.72%、63.22%、56.16%、54.40%。

对于未盖章的原因,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称,主要是受客户印章管理要求及用印文件性质的影响。尽管部分客户未盖章,但受访人员已在访谈文件上进行签字确认。并且,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在走访过程中对受访人员身份真实性进行了严格验证,包括确认姓名、公司基本情况、职务等基本信息,获取名片、工作牌或身份证明资料,查看办公场地单位名称标志是否一致并现场合影等。对于视频访谈,更是全程录屏留存视频。
此外,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除执行走访程序外,还执行了细节测试及函证程序。在细节测试方面,获取了公司报关单据、签收单、对账单等多种资料,并针对未盖章客户执行了相应测试,同时,对未盖章客户执行了独立的函证程序。
受访人员虽签字确认交易信息,但缺乏公司公章,存在“员工个人行为与企业行为分离”的风险。例如,若受访人员离职或否认签字真实性,底稿的证明力将受到严重影响。监管机构也会对仅凭签字确认的访谈记录能否证明客户对交易金额、条款的认可存疑,尤其是涉及大额收入时,这种缺乏企业层面确认的情况可能被视为核查程序瑕疵。
曾陷拖欠货款纠纷,子公司曾因未办环评、部分工艺未备案被查封
2023年8月,江苏通利作为原告,向江阴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鼎佳精密(曾用名:苏州华尔迪胶粘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支付货款135.24万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同时承担该案的诉讼费用与保全费用。2023年11月,鼎佳精密收到江阴市人民法院的传票。同年12月,公司向江阴市人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这一异议随后得到法院支持,本案被移送至昆山市人民法院处理,并于2024年1月被昆山市人民法院受理。

进入2024年2月,鼎佳精密以江苏通利为反诉被告,向昆山市人民法院提起反诉。鼎佳精密称江苏通利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因此要求江苏通利赔偿152.2万元,并承担反诉诉讼费。2024年3月,昆山法院受理了反诉,本诉与反诉开始合并审理。在此过程中,由于江苏通利申请财产保全,鼎佳精密名下140万元银行存款被冻结。
2024年7月,昆山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定鼎佳精密向江苏通利支付66.37万元款项等。不过,事情在2024年8月出现转机,江苏通利与鼎佳精密签署了《和解协议书》。根据协议,鼎佳精密向江苏通利一次性支付人民币60.00万元,江苏通利则放弃向鼎佳精密主张其他款项。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鼎佳精密已向江苏通利付清上述款项,这起诉讼案件正式了结。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纠纷和解时间点与鼎佳精密更新招股书高度重合——2024年8月和解,同年冲刺北交所IPO。
另外,2018年6月17日现场检查发现,昆山和进塑胶电子有限公司将空置厂房出租给昆山鼎佳和昆山市原来塑胶有限公司,两公司均未依法办理环评手续。其中,昆山鼎佳纸制品加工项目(含水性墨印刷、粘合工段)已建成但检查时未生产,仅对模切、钉箱等工艺备案,其水性墨印刷、粘合工段已被张浦镇环保科查封。

“人才短板”问题凸显:大专及以下人数超93%
鼎佳精密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并被纳入“瞪羚计划”企业名录。公司一直深耕于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行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通过配置先进的制造设备以及持续性技术创新,不断的优化公司的产品性能及结构。然而,亮眼标签背后,公司人才结构短板正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暗礁。
人员结构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鼎佳精密及子公司共有员工522人。其中技术及研发人员58人,占比11.11%;本科及以上人数34人,仅占公司总人数的6.51%,而大专及以下人数达488人,占比高达93.49%。
低学历人才主导的团队结构,与“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所需的创新爆发力形成鲜明矛盾——既缺乏高端人才支撑前沿技术突破,又面临智能制造转型中基层技工能力不足的风险。

图片来源:鼎佳精密招股说明书
诸多问题摆在眼前,鼎佳精密的北交所上市之旅能否顺利,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敖林
猜你喜欢
华网
共340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
鼎佳精密IPO:超五成营收真实性“悬疑待解”,子公司曾因未办环评被查封,“人才短板”问题凸显
2025-04-02 11:40:58
-
金则利IPO提交注册440天未果:扣非净利跌19.5%,业绩未达标曾触发对赌,与注销企业仍履行合同引造假质疑
2025-04-02 11:38:58
-
万泰股份IPO:九成收入打“白条”,四成利润靠政府补助,2024未上市已触发1.5亿回购条款
2025-04-01 12:50:13
-
江顺科技IPO:前证监局科员入股问题影响审核进度,期后回款比例暴跌至34%,实控人配偶拆借千万资金存疑
2025-04-01 12:48:18
-
蘅东光IPO:保荐机构突击入股,第一大客户是前五大供应商,大降存货跌价计提比例增千万利润
2025-03-31 11:07:56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