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反诈金融防线 银行有多“走心”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形势越发复杂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银行是如何当好金融卫士的?为打击电信诈骗,银行都推出哪些高科技“神器”,其效果如何?
电影《孤注一掷》让防电诈、反电诈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诈骗与反诈骗就如同“矛与盾”的关系,往往前者套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这也给后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据了解,在电信诈骗中,资金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打击电信诈骗时,堵截资金链就成为银行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
实际上,由于当下诈骗的高发,银行金融机构的反诈已经进入常态化,除了通过加大宣传提升公众反诈意识之外,银行还通过严格开户、实名认证、降额等方式筑起了“防火墙”。此外,一些银行还将高科技“狠活”应用在了反诈领域,开发了大数据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诈骗的资金变动进行预警。
电诈套路迭出
“电信诈骗的套路很多,涉及的范围也很广。要防止电信诈骗,最重要的是尽可能了解电信诈骗的套路,这样才不会上当。”一家国有大型银行人士表示。
实际上,不少银行在电信反诈方面都在线上线下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以农业银行为例,该行专门在银行App上针对电信诈骗的套路进行科普,包括陌生人转账诈骗、征信修复诈骗、网购诈骗、刷单诈骗、清退回款诈骗等。
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套路”在不断更新,手段之高明令人咋舌。比如,在陌生人转账诈骗中,对方声称银行转账转错了,希望能够将资金打到对方账户实现“退回”。由于受害人账户确实有资金汇入,该请求表面上“合情合理”,但是这笔资金是由于个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人冒名在贷款平台贷款导致的,一旦资金“退回”,可能受害人就要面对贷款平台的追债。
“银行将所有的电信诈骗套路汇总进行科普,就能提升老百姓的反诈意识。”上述国有大型银行人士表示,反诈宣传阵地很重要,至少很多老百姓对于电信诈骗转账会更谨慎。
此外,部分银行将电信反诈的工作放在了运营部,以加强网点对于电信诈骗的警惕。
“在日常工作中,对于老人的大额转账会额外关注。对部分转账会要求客户提供资金用途和收款方信息,对于异常行为会比较重视。”光大银行一位网点客户经理称。
多举措反诈
“银行在部署专项工作中开展了系统改造、机制建立、排查整治等工作。”一家地方银行高管称,银行的反诈工作主要是运营部和业务部作为排查牵头部门,并进行严格职责分工,主要工作包括个人客户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规定,客户业务存续期间身份持续识别及交易监测,对客户销户账户的真实性和提交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同时,负责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涉案账户核查及协查工作,按照相关法规采取查询、冻结措施。
该高管介绍,该行为了打击电信诈骗专门进行了系统改造。新建了5个账户风险监测系统,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开展涉赌涉诈资金交易监测、查控工作,大力配合人民银行、公安机关开展赌博犯罪涉案账户快速查询机制工作。此外,自2021年2月起,所有在该行开户的客户均需签署《开设支付结算账户涉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法律责任及防范提示告知书》。同时,该行建立了《企业银行账户行为及交易监测方案》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操作规程》,并建立了多样化的监测模型,通过银行核心系统、反洗钱系统实现对可疑开户信息、大额交易信息及可疑交易信息进行异常特征监测,对于存在可疑交易的情况对其调整风险等级,并进行客户尽职调查。
据了解,早在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所谓的“断卡”,即涉及电话卡和银行卡两类。
2021年11月22日,人民银行公布“断卡”行动进展。在“断卡”行动中,督促银行、支付机构清理长期不动户、“一人多卡”、频繁挂失补换卡等异常银行卡14.8亿张。根据公安机关移送涉案账户线索,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逐户倒查涉案账户及关联账户,中止大量涉诈账户业务。严查支付领域涉诈违规问题,对130余家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专项检查,暂停620家银行网点1至6个月开户业务。
探索智能反诈
在银行反诈的所有工作中,预警的意义远大于事后处理。这也就是说,银行建立反诈预警系统将在阻断电信诈骗的资金链中起到关键作用。
如中信银行此前已建立“哨兵”智能反诈系统。截至2023年4月末,该行反诈“哨兵”3年内精准识别并拦截电信诈骗事件千余起,累计帮助1000余名客户挽回损失超1.55亿元。
据中信银行介绍,该系统包含三大核心科技助力全链条反诈。第一是毫秒级异常交易精准识别。对每一笔交易进行事中侦测,毫秒级识别风险,实时触发差异化的安全机制和管控措施,主动拦截和劝阻被诈客户。第二是AI模型精准防控。自主研发社团图谱模型等机器学习模型,大幅提升涉案账户排查准确率和筛查效率。第三是账户风险精准分级。基于客户资金情况、交易行为等,建立差异化的个人账户风险评级,合理设置非柜面业务限额等管控措施,做到风险与体验的平衡,尽可能减少对客户交易的干扰。
8月10日,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在深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工作中也强调科技赋能,全力提升账户风险防控效率。根据当前涉案账户交易特征变化指导银行更新技防程序、改善技防策略,重点对夜间频繁交易、异常取现、小额试探交易、突发交易等进行监测。2023年以来,全省银行机构利用账户风险监测模型发现异常并采取管控措施10万余户,挽回资金损失2亿余元。
“冒充公安机关诈骗、冒充银行诈骗、冒充移动运营商诈骗,现在的诈骗手段很多,并且以后的花样可能更多。其实,要防止陷入这些诈骗的圈套,提升意识是第一位的。除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外,不要相信陌生电话和短信,不要轻易使用不安全软件或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贪图便宜被一些优惠打折信息所迷惑。”前述国有大型银行人士认为,多方共同努力针对电信诈骗每一个环节阻断,涉及的案件和受害人会有明显的减少。 杨井鑫
责任编辑:赵苗苗
猜你喜欢
华网
共825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
2024-06-05 10:41:29
-
2024-05-08 21:20:12
-
不降息! 央行缩量平价续作1000亿元MLF,分析师:年中前后MLF利率有望下调
2024-04-15 10:47:07
-
金融科技周报|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涉保险销售问题,被罚50万元
2024-04-15 10:40:59
-
2024-04-15 10:39:17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