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安基因2024年亏损9.25亿,计提资产减值4.8亿,高管降薪近90%,贿赂医生案件频发
2025-04-09 11:02:55
来源: 发现华网
作者:赵强
2024年,达安基因(002030.SZ)正经历着自成立以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生物医药企业,如今却面临经营业绩、组织管理和商业伦理的全方位拷问。
年报显示,达安基因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53亿元,同比下降了27.76%,归母净利润亏损9.25亿元,同比下降983.98%,扣非净利润亏损8.23亿元,同比下降126.11%。此外,公司计提了4.8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其中应收款项减值4.18亿元。
面对业绩滑坡,达安基因采取了最直接的“止血”措施:高管薪酬遭大幅削减。公司总经理黄珞的年薪从2021年的596.7万元降至67.5万元,降幅达88.69%,董秘的薪酬从2022年的533.74万元降至2024年的60万,降幅达89%。同时,达安基因的员工总数持续减少,2024年在职员工数量1,051人,较2022年的2,549人减少了近60%。
达安基因在2014年和2018年涉及两起行贿案件。2014年,公司前员工向时任马鞍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张正友行贿苹果手机一部。2018年,公司前员工向时任兴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吴世木行贿4万元现金。
业绩下滑:2024年亏超9亿 计提减值4.8亿
2025年3月29日,达安基因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8.53亿元,同比下跌27.76%;归母净利润亏损9.25亿元,同比下滑983.98%;扣非净利润亏损8.23亿元,同比下降126.11%。更值得警惕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亿元,同比下降61.50%。2024年业绩下滑与行业环境变化相关,但公司计提4.8亿元资产减值(其中来自应收款项的部分为4.18亿元),表明其在客户信用管理和收入确认上存在较大风险。
达安基因在年报中将巨亏归咎于四个表面因素:市场需求骤减导致的收入萎缩、联营企业投资失利、公司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以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缩水。
上图数据来源:达安基因年报
作为分子诊断龙头企业,达安基因的发展历程呈现明显的“冰火两重天”特征。在2020年至2023年新冠疫情期间,公司迎来前所未有的业绩爆发,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9亿元、36.18亿元、54.12亿元,三年累计创造净利润超115亿元,达到创立以来的巅峰时刻。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达安基因的业绩神话轰然倒塌。2024年核心业务生物制品收入骤降至8.21亿元,同比下滑28.57%。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金融服务收入仅微增1.2%,规模萎缩至3200万元,与其2018年鼎盛时期8800万元的业绩相比,缩水幅度高达63.6%。达安基因去年也表示,目前公司坚持聚焦于主业,金融服务业务已缩减。
董秘降薪89%,员工数量持续减少
达安基因管理层正经历着罕见的薪酬“大缩水”:公司总经理黄珞年薪从2021年的596.7万元骤降至67.5万元,降幅达88.7%;董秘张斌等核心高管薪酬更是集体降薪至60万元水平,其中张斌的薪酬较2022年533.74万元缩水89%。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达安基因经历了一场董事会换届“大战”。2022年5月,在达安基因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广州金控推举的6名董事全部顺利当选,而达安基因推举的6名则全部落选。至此,广州金控成为达安基因的实际控制人。
达安基因的员工队伍持续萎缩已呈不可逆转之势:2024年在职员工1,051人,较2022年巅峰时期的2,549人骤减近60%,相当于两年间流失了三分之二的员工。即便与2023年相比,2024年员工数量仍下降16%。
更令人忧心的是研发团队的持续缩编。公司研发人员从2022年的995人锐减至2024年的595人,降幅高达40.2%。
曾多次卷入行贿案
达安基因曾被查出存在行贿行为。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2014年,原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部员工欧某证实,其所在公司向马鞍山市特检中心供应相关设备,为感谢时任特检中心主任的张正友在其开展上述业务过程中给予的关照,同时也希望有再次合作的机会,其于当年3、4月份的一天,在张正友办公室送张一部苹果5S手机,张予以收受。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另外,案号为(2018)黔2301刑初841号刑事判决书显示,2004年4月至2018年2月,吴世木在任兴义市人民(工人)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住院部检验科(检验二科)主任、医学检验科主任期间,在医院申购医疗设备及耗材方面,为医疗设备及耗材供应商谋取利益,多次收受回扣共计648.384万元。
其中,吴世木于2009年5月收受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员工程某贿赂4万元。2014年7月至2018年1月,兴义市医院医学检验科采购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的试剂耗材有关情况,吴世木签名批准。
达安基因在2024年的种种表现反映出公司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境地。业绩的巨亏、人员方面的调整以及过往行贿事件的影响等,都表明公司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监管,改善企业的合规文化,才有可能在未来实现扭亏为盈,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年报显示,达安基因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53亿元,同比下降了27.76%,归母净利润亏损9.25亿元,同比下降983.98%,扣非净利润亏损8.23亿元,同比下降126.11%。此外,公司计提了4.8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其中应收款项减值4.18亿元。
面对业绩滑坡,达安基因采取了最直接的“止血”措施:高管薪酬遭大幅削减。公司总经理黄珞的年薪从2021年的596.7万元降至67.5万元,降幅达88.69%,董秘的薪酬从2022年的533.74万元降至2024年的60万,降幅达89%。同时,达安基因的员工总数持续减少,2024年在职员工数量1,051人,较2022年的2,549人减少了近60%。
达安基因在2014年和2018年涉及两起行贿案件。2014年,公司前员工向时任马鞍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张正友行贿苹果手机一部。2018年,公司前员工向时任兴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吴世木行贿4万元现金。
业绩下滑:2024年亏超9亿 计提减值4.8亿
2025年3月29日,达安基因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8.53亿元,同比下跌27.76%;归母净利润亏损9.25亿元,同比下滑983.98%;扣非净利润亏损8.23亿元,同比下降126.11%。更值得警惕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亿元,同比下降61.50%。2024年业绩下滑与行业环境变化相关,但公司计提4.8亿元资产减值(其中来自应收款项的部分为4.18亿元),表明其在客户信用管理和收入确认上存在较大风险。
达安基因在年报中将巨亏归咎于四个表面因素:市场需求骤减导致的收入萎缩、联营企业投资失利、公司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加以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缩水。

上图数据来源:达安基因年报
作为分子诊断龙头企业,达安基因的发展历程呈现明显的“冰火两重天”特征。在2020年至2023年新冠疫情期间,公司迎来前所未有的业绩爆发,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9亿元、36.18亿元、54.12亿元,三年累计创造净利润超115亿元,达到创立以来的巅峰时刻。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达安基因的业绩神话轰然倒塌。2024年核心业务生物制品收入骤降至8.21亿元,同比下滑28.57%。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金融服务收入仅微增1.2%,规模萎缩至3200万元,与其2018年鼎盛时期8800万元的业绩相比,缩水幅度高达63.6%。达安基因去年也表示,目前公司坚持聚焦于主业,金融服务业务已缩减。
董秘降薪89%,员工数量持续减少
达安基因管理层正经历着罕见的薪酬“大缩水”:公司总经理黄珞年薪从2021年的596.7万元骤降至67.5万元,降幅达88.7%;董秘张斌等核心高管薪酬更是集体降薪至60万元水平,其中张斌的薪酬较2022年533.74万元缩水89%。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达安基因经历了一场董事会换届“大战”。2022年5月,在达安基因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广州金控推举的6名董事全部顺利当选,而达安基因推举的6名则全部落选。至此,广州金控成为达安基因的实际控制人。
达安基因的员工队伍持续萎缩已呈不可逆转之势:2024年在职员工1,051人,较2022年巅峰时期的2,549人骤减近60%,相当于两年间流失了三分之二的员工。即便与2023年相比,2024年员工数量仍下降16%。
更令人忧心的是研发团队的持续缩编。公司研发人员从2022年的995人锐减至2024年的595人,降幅高达40.2%。
曾多次卷入行贿案
达安基因曾被查出存在行贿行为。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2014年,原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部员工欧某证实,其所在公司向马鞍山市特检中心供应相关设备,为感谢时任特检中心主任的张正友在其开展上述业务过程中给予的关照,同时也希望有再次合作的机会,其于当年3、4月份的一天,在张正友办公室送张一部苹果5S手机,张予以收受。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另外,案号为(2018)黔2301刑初841号刑事判决书显示,2004年4月至2018年2月,吴世木在任兴义市人民(工人)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住院部检验科(检验二科)主任、医学检验科主任期间,在医院申购医疗设备及耗材方面,为医疗设备及耗材供应商谋取利益,多次收受回扣共计648.384万元。
其中,吴世木于2009年5月收受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员工程某贿赂4万元。2014年7月至2018年1月,兴义市医院医学检验科采购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的试剂耗材有关情况,吴世木签名批准。
达安基因在2024年的种种表现反映出公司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境地。业绩的巨亏、人员方面的调整以及过往行贿事件的影响等,都表明公司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监管,改善企业的合规文化,才有可能在未来实现扭亏为盈,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敖林
猜你喜欢
华网
共347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
达安基因2024年亏损9.25亿,计提资产减值4.8亿,高管降薪近90%,贿赂医生案件频发
2025-04-09 11:02:55
-
悍高集团IPO:61.83%业绩增速与行业反差引争议,与子公司账户混同独立性遭质疑,退换货激增105%
2025-04-08 11:13:30
-
长江能科IPO:两次会计差错更正遭问询,前五大客户变动较大引质疑,应收账款回款率大幅下降
2025-04-08 11:10:58
-
兢强科技IPO:曾“空转”票据近亿元,节能项目“未批先建”,股东被执行金额超2亿
2025-04-07 10:50:20
-
山大电力IPO三大疑云:税收优惠贡献近30%利润,山东大学处级干部股权代持存疑,分红1亿再募9000万补流
2025-04-07 10:47:53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