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鸿万力申购:实控人多名亲属持股,前五大客户贡献90%收入,无真实交易竟给子公司开汇票!
2025-03-28 13:16:00
来源: 发现华网
作者:赵文
2025年3月28日,浙江泰鸿万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鸿万力”)将进行申购,申购代码为732210,顶格申购需配市值27万元。泰鸿万力此次在上交所主板公开发行股票8,510万股,募集资金11.5亿元,将投入到年产360万套汽车功能件及车身焊接分总成件建设项目(二期)、河北望都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浙江台州汽车冲压焊接分总成件扩产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泰鸿万力的家族企业特征十分显著。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应正才、应灵敏父子,两人在公司的股权架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他们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合计37.35%,对公司的决策和发展方向拥有着强大的掌控力。不仅如此,应正才的家族成员在公司的股权布局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妻子兄长应再根持股1.88%,兄长应正法持股1.18%,另一个兄长应友明持股0.59%。
从经营业绩来看,泰鸿万力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9亿元,同比增长9.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3%。回顾2021-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高达67.58%、46.13%、4.5%,归母净利润的增速分别达到243.64%、51.8%、27.14%。更为严重的是,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97.01%、95.37%、94.36%和89.02%,客户集中度较高。
另外,泰鸿万力财务内控问题频现。2020年至2022年,在无真实交易背景下,泰鸿万立通过向子公司济南泰鸿、保定泰鸿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并在之后贴现用作营运资金,涉及金额合计约3亿。
家族企业特征明显,股权结构集中
2005年8月18日,浙江泰鸿机电有限公司成立,由自然人应正才、应再根、应再高、项淑红以货币方式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应正才认缴出资额325万元,应再根认缴出资额75万元,应再高认缴出资额50万元,项淑红认缴出资额50万元。2017年,泰鸿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泰鸿万力的股权结构如下:
上图来源:泰鸿万力招股意向书
泰鸿万立控股股东为应正才,实际控制人为应正才、应灵敏。目前,应正才直接持有公司7,784.39万股股份,持股比例30.49%。应灵敏直接持有公司1,747.86万股股份,持股比例6.85%股权,通过台州元润间接持股0.01%。应正才与应灵敏是父子关系,应正才与应灵敏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合计持股37.35%。
虽然泰鸿万立实控人持股比例不算高,但其多个亲属还持有公司股票。应正才配偶的兄长应再根持有公司64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1.88%;应正才的兄长应正法持有公司4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1.18%;应正才的兄长应友明持有公司2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0.59%。
IPO“造富”盛宴下,泰鸿万立实控人及多个亲属持股引起了市场质疑。
家族企业可能缺乏民主机制,家族成员之间容易通过控制董事会来影响公司的重大决策,进而导致决策失误。而且家族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
业绩增长乏力 客户集中风险凸显
泰鸿万立主营业务为汽车结构件、功能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汽车结构件、功能件,上述产品系汽车车身、底盘的主要组成构件,属于汽车生产所需的关键零部件。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泰鸿万立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11亿元、14.78亿元、15.44亿元,同比增速从67.58%骤降至4.5%,呈现明显放缓趋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329.88万元、12,645.05万元、16,077.27万元,同比增长243.64%、51.8%、27.14%。
上图来源:泰鸿万力招股意向书
2024年,泰鸿万力实现营业收入16.89亿元,同比增长9.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3%。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不足10%,凸显公司成长性不足的困境。
由此可见,泰鸿万力业绩增长乏力,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一路下滑。不仅如此,泰鸿万力还严重依赖前五大客户。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泰鸿万力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8.58亿元、12.66亿元、13.06亿元、5.78亿元,占比分别为97.01%、95.37%、94.36%和89.02%,客户集中度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对第一大客户吉利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35.91%、46.11%、38.71%、33.62%,对第二大客户长城汽车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51.64%、35.48%、36.25%、30.18%。
涉嫌骗贷?无真实交易开具汇票惹争议
泰鸿万力存在一定的流动资金需求并存在所获银行贷款通过子公司进行资金流转并最终转入发行人用作营运资金的情形。
2020年至2022年间,泰鸿万立通过济南泰鸿、保定泰鸿等子公司实施近40次转贷操作,涉及贷款金额4.51亿元。具体流程为,公司申请贷款后,资金通过子公司账户流转,最终3.77亿元回流至母公司账户。其中,多笔资金在子公司账户停留时间较短,部分资金呈现“当日进、当日出”的特点。
而且,泰鸿万力向银行申请的贷款,为何发放给子公司再转回公司?
截至目前,相关贷款已全部还清,而且未再发生新的转贷情形。
上图来源:泰鸿万力回复首轮问询函
除转贷问题外,2020年至-2022年,在无真实交易背景下,泰鸿万立通过向子公司济南泰鸿、保定泰鸿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并在之后贴现用作营运资金,涉及金额合计约3亿。
上述银行承兑汇票交易行为违反了《票据法》第十条“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规定。
不过,泰鸿万力解释称,相关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资金均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未用于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和用途,不构成票据欺诈行为。
泰鸿万力表示,针对转贷及票据违规事项,公司已积极整改、未再发生上述问题。
泰鸿万力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凭借其独特的股权结构和家族凝聚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今也面临着业绩增长乏力、客户集中风险凸显以及潜在的合规问题。未来,泰鸿万力需要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拓展业务领域,降低客户集中度,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和合规建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监管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泰鸿万力的家族企业特征十分显著。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应正才、应灵敏父子,两人在公司的股权架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他们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合计37.35%,对公司的决策和发展方向拥有着强大的掌控力。不仅如此,应正才的家族成员在公司的股权布局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妻子兄长应再根持股1.88%,兄长应正法持股1.18%,另一个兄长应友明持股0.59%。
从经营业绩来看,泰鸿万力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9亿元,同比增长9.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3%。回顾2021-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分别高达67.58%、46.13%、4.5%,归母净利润的增速分别达到243.64%、51.8%、27.14%。更为严重的是,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97.01%、95.37%、94.36%和89.02%,客户集中度较高。
另外,泰鸿万力财务内控问题频现。2020年至2022年,在无真实交易背景下,泰鸿万立通过向子公司济南泰鸿、保定泰鸿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并在之后贴现用作营运资金,涉及金额合计约3亿。
家族企业特征明显,股权结构集中
2005年8月18日,浙江泰鸿机电有限公司成立,由自然人应正才、应再根、应再高、项淑红以货币方式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应正才认缴出资额325万元,应再根认缴出资额75万元,应再高认缴出资额50万元,项淑红认缴出资额50万元。2017年,泰鸿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泰鸿万力的股权结构如下:

上图来源:泰鸿万力招股意向书
泰鸿万立控股股东为应正才,实际控制人为应正才、应灵敏。目前,应正才直接持有公司7,784.39万股股份,持股比例30.49%。应灵敏直接持有公司1,747.86万股股份,持股比例6.85%股权,通过台州元润间接持股0.01%。应正才与应灵敏是父子关系,应正才与应灵敏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合计持股37.35%。
虽然泰鸿万立实控人持股比例不算高,但其多个亲属还持有公司股票。应正才配偶的兄长应再根持有公司64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1.88%;应正才的兄长应正法持有公司4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1.18%;应正才的兄长应友明持有公司2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0.59%。
IPO“造富”盛宴下,泰鸿万立实控人及多个亲属持股引起了市场质疑。
家族企业可能缺乏民主机制,家族成员之间容易通过控制董事会来影响公司的重大决策,进而导致决策失误。而且家族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
业绩增长乏力 客户集中风险凸显
泰鸿万立主营业务为汽车结构件、功能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汽车结构件、功能件,上述产品系汽车车身、底盘的主要组成构件,属于汽车生产所需的关键零部件。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泰鸿万立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11亿元、14.78亿元、15.44亿元,同比增速从67.58%骤降至4.5%,呈现明显放缓趋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329.88万元、12,645.05万元、16,077.27万元,同比增长243.64%、51.8%、27.14%。

上图来源:泰鸿万力招股意向书
2024年,泰鸿万力实现营业收入16.89亿元,同比增长9.3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9.93%。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不足10%,凸显公司成长性不足的困境。
由此可见,泰鸿万力业绩增长乏力,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一路下滑。不仅如此,泰鸿万力还严重依赖前五大客户。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泰鸿万力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8.58亿元、12.66亿元、13.06亿元、5.78亿元,占比分别为97.01%、95.37%、94.36%和89.02%,客户集中度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对第一大客户吉利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35.91%、46.11%、38.71%、33.62%,对第二大客户长城汽车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占比分别为51.64%、35.48%、36.25%、30.18%。
涉嫌骗贷?无真实交易开具汇票惹争议
泰鸿万力存在一定的流动资金需求并存在所获银行贷款通过子公司进行资金流转并最终转入发行人用作营运资金的情形。
2020年至2022年间,泰鸿万立通过济南泰鸿、保定泰鸿等子公司实施近40次转贷操作,涉及贷款金额4.51亿元。具体流程为,公司申请贷款后,资金通过子公司账户流转,最终3.77亿元回流至母公司账户。其中,多笔资金在子公司账户停留时间较短,部分资金呈现“当日进、当日出”的特点。
而且,泰鸿万力向银行申请的贷款,为何发放给子公司再转回公司?
截至目前,相关贷款已全部还清,而且未再发生新的转贷情形。

上图来源:泰鸿万力回复首轮问询函
除转贷问题外,2020年至-2022年,在无真实交易背景下,泰鸿万立通过向子公司济南泰鸿、保定泰鸿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并在之后贴现用作营运资金,涉及金额合计约3亿。

上述银行承兑汇票交易行为违反了《票据法》第十条“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规定。
不过,泰鸿万力解释称,相关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资金均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未用于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和用途,不构成票据欺诈行为。
泰鸿万力表示,针对转贷及票据违规事项,公司已积极整改、未再发生上述问题。
泰鸿万力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凭借其独特的股权结构和家族凝聚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今也面临着业绩增长乏力、客户集中风险凸显以及潜在的合规问题。未来,泰鸿万力需要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拓展业务领域,降低客户集中度,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和合规建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监管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敖林
猜你喜欢
华网
共333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
泰鸿万力申购:实控人多名亲属持股,前五大客户贡献90%收入,无真实交易竟给子公司开汇票!
2025-03-28 13:16:00
-
开发科技即将上市:90%收入“倚重”境外市场,合同纠纷牵出产品质量问题,出口违规频频被罚
2025-03-27 11:14:14
-
通领科技:IPO期间注销亏损子公司,实控人因代持违规收警示函,存货真实性遭质疑
2025-03-27 11:09:48
-
祺龙海洋IPO:大客户依赖或成“致命弱点”,控股股东资产负债率超80%,曾涉票据追索权纠纷
2025-03-26 10:29:13
-
鼎佳精密IPO:净利润持续下降,关联交易合理性遭问询,产能利用率下滑仍募资扩产
2025-03-25 10:30:07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