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海科技IPO:采销严重依赖美的集团,双经销模式涉嫌美化财务?
宏海科技此次计划募集资金13,375万元,其中,10,175万元用于热交换器及数控钣金智能制造基地建设、10,175万元用于家用电力器具配件研发中心建设以及2,2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三个项目。然而,与第一版招股书相比,其募集资金规模出现显著变化。第一版中计划募集18,750万元,上述三个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为14,263.50万元、1,486.50万元、3,000万元。这种大幅调整背后的原因未得到充分说明,不禁让人对公司的资金规划和项目发展的稳定性产生疑问。
宏海科技与美的集团之间独特的双经销业务模式,使其陷入了过度依赖的困境。公司对美的集团的销售依赖度超60%,采购依赖度逾70%。这一数据充分表明其经营自主性的严重缺失。北交所对此高度关注,质疑其业绩增长的合理性及持续性。
宏海科技的毛利率按净额法核算高达30%,远超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而按总额法核算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巨大差异背后,是在双经销模式中无法自主掌控原材料运用和价格,定价权的缺失导致财务指标核算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有理由怀疑,公司在这种复杂的业务模式下,是否存在利用会计核算方法调节毛利率的嫌疑?
宏海科技连续三年出现会计差错更正,涉及多个重要科目,暴露出其会计基础工作的薄弱性。频繁的错误反映出公司财务核算体系的不严谨,以及对财务信息质量把控的缺失。与此同时,公司财务负责人如走马灯般在短短三年半更换4人,现任财务负责人杜飞娥竟然受下属财务经理卢磊监督,这种违背正常管理逻辑的人事架构,严重影响公司财务管理的稳定性和决策效率。
严重依赖美的,业绩增长合理性饱受质疑
宏海科技,一家专注于家用电器配件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的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空调结构件、热交换器及显示类结构件等领域,其IPO进程正处于市场的聚光灯下。然而,在看似蓬勃发展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对第一大客户美的集团的严重依赖,使得其业绩增长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备受争议。
宏海科技的实际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周宏、周子依父女手中。其中,周宏直接持有公司5,185.29万股,持股比例达51.85%,周子依直接持有公司1,826.56万股,持股比例为18.27%,两人合计持股高达70.12%,周宏之妻王蔚作为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虽仅为0.76%,但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也扮演着一定角色。
然而,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早在2017年2月23日,王蔚于通过做市交易成为一致行动人时,公司未能及时发布公告,这一疏忽导致公司及董事长周宏、时任董事会秘书夏五洋在2023年8月1日收到全国股转公司的监管工作提示。这一事件不仅反映出公司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制度执行上的漏洞,更让投资者对公司的规范性和诚信度产生了质疑。
从业绩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宏海科技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88亿元、2.53亿元、3.5亿元、2.3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62.63万元、2,665.62万元、4,871.99万元、4,524.23万元。然而,在这看似光鲜的业绩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客户高度集中。
同期,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比始终维持在极高水平,分别为4.57亿元、6.13亿元、8.14亿元、6亿元,占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7.63%、98.09%、97.58%、97.57%,而其中美的集团作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更是居高不下,分别高达65.37%、70.92%、69.76%、74.86%。如此之高的客户集中度意味着宏海科技的命运几乎与美的集团的经营决策紧密捆绑在一起。
上图来源:宏海科技招股说明书
美的集团在宏海科技的业务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过度依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稳定订单的同时,也埋下了诸多隐患。一旦美的集团因内部经营调整、宏观经济波动、市场需求变化或激烈的竞争压力等因素,决定全部自产所需产品、要求降价或缩减生产计划,宏海科技将面临订单锐减甚至合作终止的巨大风险。公司自身也深知这一风险,在招股书中明确提示了相关风险,但这并不能消除市场对其业绩可持续性的担忧。
北交所在两轮问询函中均聚焦这一问题,要求公司详细说明与美的集团业务合作的持续性以及期后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然而,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能提供足够有力的证据和清晰的解释来打消市场疑虑。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宏海科技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商业模式显得极为脆弱。这种客户结构不仅限制了公司的市场拓展能力和议价能力,还使得公司在面对外部风险时缺乏足够的缓冲空间。一旦美的集团这一主要支柱出现动摇,宏海科技的经营业绩可能会遭受重创,甚至可能面临生存危机。
双经销模式下毛利率疑云重重,疑似美化财务数据?
宏海科技与美的集团之间独特的双经销业务模式,犹如一团迷雾笼罩着公司的财务状况,尤其是毛利率指标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令人质疑,这成为其IPO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在宏海科技与美的集团的双经销业务合作中,公司深陷对单一客户的极度依赖泥沼。从采购端来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向美的集团采购原材料金额庞大,占采购总额比例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2.63亿元、3.75亿元、4.66亿元、3.62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依次为68.29%、72.97%、70.54%、72.29%。
这意味着公司的原材料供应高度依赖美的集团,在采购价格方面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只能被动接受美的集团的定价。
上图来源:宏海科技招股说明书
同时,在销售端,公司按照美的集团要求供应产品,销售业务同样紧密捆绑在这一客户身上。这种采销两端的深度依赖,使得宏海科技在经营过程中自主权严重受限,犹如被扼住咽喉,难以自主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宏海科技在会计核算双经销业务收入时采用净额法,这一做法对毛利率指标产生了极为显著的扭曲效果。净额法下,公司将销售成本中的双经销材料金额冲抵,导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时减少。
毛利率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若按净额法核算,公司的毛利率竟达到了30.35%、32.32%、33.09%、34.43%,远远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14.93%、14.17%、16.08%、21.05%。
上图来源:宏海科技招股说明书
然而,这种高毛利率的表象具有极大的迷惑性。若按照总额法核算,公司同期毛利率仅为12.21%、13.08%、13.89%和12.95%,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表明净额法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公司在双经销业务中的真实盈利状况,可能给投资者传递了过于乐观的财务信息。公司采用净额法核算,是否存在故意美化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的嫌疑?这一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
宏海科技毛利率在不同核算方法下呈现出的巨大差异,不仅引发了对其财务数据真实性的质疑,更暴露出公司在双经销模式下可能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首先,公司在双经销业务中定价权的缺失,导致其无法有效控制成本和售价,从而影响了真实的盈利能力。其次,这种复杂的业务模式和会计核算方式,使得公司财务状况的透明度降低,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公司的价值和风险。
在IPO审核过程中,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宏海科技双经销模式下毛利率的异常表现,必然会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会计差错年年更正,3年换了4名财务负责人
宏海科技在IPO筹备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问题,会计差错连年更正与财务负责人频繁更迭相互交织,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和管理规范性。
在2020年至2022年,这连续三个会计年度里,不断出现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涉及的科目广泛,涵盖营业收入、销售费用、税金及附加等核心领域,更正原因更是五花八门,从收入跨期到职工薪酬科目归类错误。
如此频繁且涉及多方面的会计差错,让人对公司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财务报表本应是公司经营状况的真实写照,而宏海科技却在这方面频繁“出错”,这不禁让人质疑其财务核算体系是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形同虚设。
与会计差错问题相伴相生的,是宏海科技财务负责人的频繁变动。宏海科技的财务负责人也是频繁更迭,短短3年半的时间就换了4人,其中任职时间最短的一位仅9个月。
上图来源:宏海科技招股说明书
首任财务负责人江艳于2018年10月兼任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然而在2020年6月便因个人精力不足辞去财务负责人职务,而其履历中竟缺乏财务工作经验,这一任命本身就显得极为草率。
随后,外部聘任的赵菲出任财务负责人。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多,2021年9月,赵菲因生育二胎主动请辞。
2021年9月,蒋兴龙接替赵菲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但仅仅9个月之后,蒋兴龙又因个人原因辞职。
最后,公司从内部提拔原财务部长杜飞娥任财务负责人,负责上市相关事宜。
可此时又出现了更为离奇的管理架构问题,作为财务负责人的杜飞娥,在业务上领导着财务经理卢磊,而在管理层面却要接受卢磊(兼任公司董事)的监督,这种混乱的上下级关系完全违背了正常的管理逻辑。如此频繁的人事变动和混乱的管理架构,如同一场毫无秩序的闹剧,严重破坏了公司财务管理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面对外界对其会计基础薄弱和内部控制缺失的质疑,宏海科技在回复问询函中均予以否认。
宏海科技面临如此众多且棘手的问题,如果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必然会在上市的进程中承受巨大的压力,其上市的前景也必定充满了变数与挑战。我们将持续关注此事。
责任编辑:韩静
猜你喜欢
华网
共242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
宏海科技IPO:采销严重依赖美的集团,双经销模式涉嫌美化财务?
2024-11-26 10:47:36
-
志橙股份IPO:估值暴涨创始股东套现超2000万,重要股东兼客户转投竞争对手
2024-11-25 13:17:00
-
“扫地茅”科沃斯神话破灭:净利仅600万,市值暴跌8成,客户投诉不断
2024-11-25 13:01:22
-
佳能科技IPO前收到警示函:净利调降6成,社保公积金欠缴上千万
2024-11-22 10:29:40
-
温多利IPO谜团:半数董事会成员为外籍,境外销售真实性遭质疑
2024-11-21 10:19:04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