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决定影响力
公众号

五部门合开“药方”助中小微融资

2023-08-03 15:37:41 来源: 城市金融报 作者:

  本报综合报道 长期以来,困扰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迎来新对策。

  日前,工信部、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协作机制,了解企业融资需求,鼓励金融机构结合产业链特点,“一链一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化金融支持举措,持续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力度。

  七大举措形成合力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底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超过80万亿元。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李妍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小企业韧性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保障,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通知》提出了七方面的工作措施,分别是选择重点产业链,构建融资促进生态;深入调研走访,加强涉企信息归集;优化授信服务策略,提升信贷融资质效;完善融资增信策略,优化担保服务模式;优化上市培育策略,助力对接资本市场;完善股权投资策略,激发专精特新企业;丰富综合服务策略,支持多样化融资需求。

  具体来看,选择重点产业链,构建融资促进生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摸清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名单,了解企业融资需求。推动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常态化对接协作机制,邀请各类金融机构参与融资促进行动;金融机构在自愿自主、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对接链上中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有序提供专业金融服务。

  优化授信服务策略,提升信贷融资质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主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重点满足链上中小微企业生产运行、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融资需求,拓展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同时,完善融资增信策略,优化担保服务模式。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对符合条件的链上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支持。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省级再担保机构加大为链上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提供再担保的力度,落实银担分险比例要求。支持各地为符合条件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充实资本金,提高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覆盖面。

  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在支持多样化融资需求方面,《通知》指出,要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应收账款、票据、订单融资等方式加大对产业链上游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通过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预付款融资,为产业链下游中小微企业获取货物、支付货款提供信贷支持,规范开展动产和权利质押融资。

  近年来,随着数字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供应链融资逐步成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

  业内人士表示,供应链融资是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供应链中企业的交易关系和行业特点,制定基于货权及现金流控制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的一种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解决了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通过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以降低供应链条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

  专家表示,对于缺少抵押和担保的中小微企业而言,供应链融资是为数不多可以从银行获得额度较大、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虽然供应链融资有诸多优势,但目前一些中小微企业仅能获得核心企业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等较为初级的供应链融资。未来,还需要银行不断丰富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模式并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此外,《通知》强调,产业部门要与金融部门、财政部门之间深化对接合作,加强政策协同、业务联动。用好用足存款准备金降低释放的长期资金,以及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带动信贷投放稳定增长。

  “当前,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仍不畅通,小微企业融资状况还需要改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金融机构包括平台公司履行服务实体经济责任,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精准“滴灌”,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力度。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实现“量增、面扩、价降”。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7.7万亿元,同比增长26.0%;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935万户,同比增长13.3%。

  然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垠表示,从今年5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来看,加权平均利率为4.5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仍高于平均利率水平。当前亟需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经营压力,提升其投资意愿。

  助力对接资本市场

  《通知》指出,要优化上市培育策略,助力对接资本市场。各地工信主管部门摸排链上中小微企业上市意愿、经营情况等,建立上市企业后备库,实现批量纳入、分层管理、动态调整、精准服务。联合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等专业机构,对入库企业进行批量“诊断”,研判企业上市、挂牌成熟度,协助企业找准板块定位,实施“靶向”改进。

  同时,还要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鼓励基于区域性股权市场打造属地化直接融资服务基地,着力提升专板服务能力。推动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参与上市培育工作,根据企业发展阶段提供差异化服务,协助中小微企业更好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完善股权投资策略方面,《通知》指出,面向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细分领域、场景,遴选一批肯创新、有技术、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分链分行业常态化组织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鼓励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等结合自身特长参与对接活动,重点为链上中小微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融通创新、协同攻关等提供融资支持。

  广发证券投行业务管理委员会委员、董事总经理袁海峰表示,证券公司作为链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发展规划、投融资、规范运作等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资料显示,在直接融资方面,专精特新企业的优质表现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专精特新企业也逐步成为了资本市场上市的主力军。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有9.8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16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占到了A股已上市企业的30%左右。

责任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华网

825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24小时热榜

专业决定影响力

联系我们

电话:010-53675622

邮箱:fxhwang@163.com

扫一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3 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92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