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决定影响力
公众号

助力减排 银行业碳金融创新提速

2023-07-18 14:38:25 来源: 城市金融报 作者:宗 禾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积极探索,银行业也不例外。在碳金融发展方面,银行业推出哪些新举措,其成效如何?要提升用户参与度,还需解决哪些问题?

  “我每天都会顺手打开我在银行开设的碳账户,打卡减碳活动,比如绿色出行、随手关灯关空调、使用环保袋等,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还能获取积分用以兑换奖品,一举多得。”上海于女士介绍。

  将用户节能减碳行为量化,转化为碳减排积分,并挂钩相应权益兑换等,鼓励用户低碳生活,正成为多家银行保险金融机构试水个人碳账户的主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济宁银行、北京银行、桂林银行、甘肃银行等至少15家银行推出碳账户。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合伙人李菁表示:“金融机构推出碳账户的核心价值在于,一方面,能够促进银行个人金融产品创新,助力商业银行探索金融价值转化路径;另一方面,可引导用户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推动新消费行为低碳化绿色化。”

  碳金融创新百花齐放

  近日,不少用户展示自己通过碳积分换取权益的“战绩”。“比如工商银行累计2500g碳能量能兑换1元立减金,建设银行每1kg绿色能量可以换外卖满减券。”广州夏先生介绍,虽然碳能量置换的权益不同,但各家银行基本上都是通过转账汇款、生活缴费、开通数字人民币等方式建立碳能量规则的。

  据了解,工商银行的手机银行支持“签到+完成指定的任务”领“香蕉”,“香蕉”可兑换1-100元不等的微信立减金。不过工商银行宣布,8月起“香蕉”将升级为“碳能量”。工商银行的权益体系载体变更,这意味着个人碳账户在整个客户权益体系的关联更加紧密。

  自2022年5月上线全国首个借信双卡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后,招商银行也于近日推出“碳寻星空”。用户通过完成线上转账、线上缴费、线上快捷支付等低碳行为,获得星光进而获得兑换惊喜。同时,招商银行也透露,后续将有更多低碳任务上线,兑换奖励。

  除上述两家银行外,有股份制银行人士透露即将推出系列性、延续性的碳账户活动。

  除了碳能量兑换实际权益,也有银行试水将碳积分挂钩其他业务,以降低其他业务的办理成本。比如,衢江农商行依托个人碳账户,面向个人客户创新推出“点碳成金贷”。银行按照个人绿色金融行为碳减排量计算个人碳积分,将客户分成“深绿”“中绿”“浅绿”三个等级,在授信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办理流程等方面,提供特惠政策。

  根据衢江农商行该方案,假设一位农户因购买农机需要,向该行申请贷款30万元,按照以往农户普惠授信情况,只能获得20万元、年利率6%的贷款。如果该客户符合“深绿”资格,在未增加任何资产证明的情况下,他成功置换到额度提升50%、利率下调30个基点的30万元信用贷款。

  业内人士认为,与互联网平台推出的碳账户相比,银行保险金融机构的碳账户交易属性更强。建立碳账户体系,依靠碳积分制度量化企业及居民的碳减排行为,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将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发力点。

  “与互联网平台相比,银行个人碳账户与金融服务场景结合更为紧密,比如将个人碳积分与授信额度、贷款业务、理财产品等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银行拥有数量庞大的客户群体,通过信用卡等可以与其他消费场景进行结合,有助于推动个人碳账户普及。”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多家金融机构集中发力碳账户,是因为消费端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2022年1月,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明确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排放差距报告》也曾指出,当前全球家庭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

  “消费端减排潜力巨大。”李菁表示,碳账户这个概念就是对个人低碳生活产生引导,通过有吸引力且可持续的公益激励机制将低碳场景延展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鼓励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从而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度。碳账户通过鼓励个人的绿色消费反过来推动生产侧的技术、研发等进行转型和升级,最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这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终极意义之一。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碳账户碳减排核算规则、数据获取及计量标准不一,碳积分不具有权威性和通用性,商业银行此举更多是一种引流和运营手段。

  该业内专家认为,目前,金融交易产生的碳积分更多只是一种附带品,银行需要通过优化产品设计、丰富个人碳减排场景及激励机制,让碳账户与用户建立强联系,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同时,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离不开强有力的市场推广,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用户主动参与。

  需解决机构“互联互通”问题

  金融机构推出个人“碳账户”,意在帮助企业和居民算清“碳账”,增强减排效率和意识。引导更多用户参与到绿色消费。不过,金融机构开设个人碳账户,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碳账户难以互通、互认、互换。

  在李菁来看,碳账户产品纷纷涌现,但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创新协作和机制设计。此外,碳普惠具有面广、量小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碳账户资产”变现难、碳减排计算难普遍存在。

  “同一个用户在多个金融机构和互联网消费平台上都有着类似的个人碳账户,碳减排形成的积分散落在各个平台之间,无法实现互通、互认、互换。用户在每个平台零星存在的碳积分,实质上处于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局面,从而降低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中信银行相关人士表示。

  李菁介绍,目前个人碳账户主要面临三点难题:碳排放数据的采集与核算缺乏统一标准;碳账户数据应用缺乏互联互通机制;数据安全及风险管控缺乏机制保障。

  上述中信银行相关人士认为,金融机构提供的个人碳账户在功能的丰富性、权益兑换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方面还需要持续完善。此外,建立个人碳账户数据的互通、互认、互换机制也很有必要,有助于推动碳积分真正向碳资产转变,不断提升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目前阶段,个人碳账户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于金融机构,亟须统一各类碳普惠行为的量化核算方法,明确减排量与碳积分之间的转化关系,实现量化核算体系及信用转化体系的标准化与统一化。”李菁补充道。

  可喜的是,部分金融机构已启动碳账户互通工作。7月12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与中国银联签署碳账户业务合作,双方下一步将共同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实践,创建“碳账户互通体系”,将双方碳账户即“中信碳账户”和“云闪付”App“低碳计划”相互接入、开放连通,实现账户互通、数据互通、碳减排场景互通,并逐步实现碳账户的互认和互换。双方将携手发挥金融科技力量,赋能碳普惠创新,引导大众积极参与绿色生活。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探索碳账户的互联、互通、互认,基于银联网络内出行、餐饮、文旅、零售、教育、医疗、财税等丰富的绿色消费场景,并结合银行提供的绿色金融服务,将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化的绿色消费。

责任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华网

825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24小时热榜

专业决定影响力

联系我们

电话:010-53675622

邮箱:fxhwang@163.com

扫一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3 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92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