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美药业:六年亏损近8亿,创始人两兄弟借股权拍卖套现14亿,曾卷入虚开发票案
2025-04-14 12:28:15
来源: 发现华网
作者:赵强
莱美药业(300006.SZ),这家曾经在医药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近年来却深陷泥沼,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争议。
从经营业绩来看,2024年对于莱美药业而言仍是艰难的一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7.96亿元,同比减少了11.17%,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 8,780.44万元,同比出现增亏。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莱美药业就陷入了连续亏损的泥淖,截至2024年已经连续亏损了6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达7.48亿元。
莱美药业连年亏损也让控股股东萌生了离场的念头。不久前,莱美药业的控股股东中恒集团计划转让公司股票约2.47亿股,预计总价可达10.93亿元。然而,这一转让计划并没有顺利进行。目前,中恒集团决定暂缓转让,究其原因主要是意向受让方未能完成充分尽调,且转让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莱美药业的创始人邱宇、邱炜两兄弟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也扮演了复杂的角色。2009年,莱美药业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这本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邱炜在2013年开始大量减持股票,到2018年累计套现超过了4.2亿元。而在一部分股权套现之后,邱氏兄弟却迎来了债务暴雷的危机。尤其是在中恒集团接手莱美医药之后,他们继续通过拍卖方式出售剩余股权。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间,邱氏兄弟先后通过拍卖形式套现约14亿元。
更严重的是,莱美药业还曾卷入虚开发票案。2018年1月,一名叫周勇的男子预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牟利,在四川省资阳市注册5家公司。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以票面金额3%的手续费销售给包括莱美药业在内的公司增值税普通发票364份,品名广告推广费,申报销售收入3,411.92万。
六年累计亏损7.48亿,控股股东急欲“脱身”
莱美药业已陷入持续亏损的恶性循环。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下滑11.17%,归母净利润亏损8,780.4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832元。这已是公司连续第六年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7.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业绩拐点出现在2019年。当年营收增长18.99%至18.59亿元,归母净利润却亏损1.55亿元,自此陷入难以自拔的经营困境。
上图来源:企业预警通
公司解释业绩下滑归因于产品销量价格双降及研发投入增加,但这难以掩盖更深层次的问题。细究其经营轨迹可见,莱美药业似乎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莱美药业控股股东中恒集团的“撤退计划”更是将莱美药业推向控制权危机的风口浪尖。2024年11月,中恒集团突然宣布拟以10.93亿元转让所持2.47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3.43%。按计划,交易完成后中恒集团将仅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持有2.03%股份,公司实际控制权面临重大变更。
然而,去年年底,莱美药业再次发布公告,鉴于征集时间内意向受让方无法完成充分尽调及内部流程审批以及尚未就股份转让条款与中恒集团达成一致意见,为了降低不确定因素对本次公开征集的影响,中恒集团决定暂缓本次公开征集,后续将继续接触合适的意向方推进本次股份转让事项,择机重新启动公开征集程序。
值得深究的是,中恒集团与莱美药业的“联姻”始于2019年的战略合作。通过表决权委托、二级市场增持和定向增发等组合拳,中恒集团逐步掌控了莱美药业。
创始人两兄弟套现14亿
莱美药业创始人邱宇、邱炜兄弟的资本运作轨迹,堪称资本市场套现的典型案例。作为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之一,莱美药业一度是医药行业的明星企业。然而,上市的光环尚未褪去,邱炜就开启了“减持套现”模式。2013年至2018年间,其累计套现超过4.2亿元。
2019年7月,莱美药业公告披露,控股股东邱宇所持1.84亿股(占总股本22.71%)遭遇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邱炜持有的5,297万股(占总股本6.52%)及关联方西藏莱美持有的4,830万股(占总股本5.95%)同样被全数冻结。
尽管公司公告对冻结原因三缄其口,但多方信源证实,这场危机源于民间借贷纠纷。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中恒集团接盘后,邱氏兄弟通过司法拍卖途径完成股权转让。2020至2023年间,两人通过拍卖途径累计套现约14亿元。
曾卷入虚开发票案
案号为(2019)川2002刑初83号的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2018年1月,周勇安排陈雪、肖震峰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在资阳市雁江区注册成立资阳盐宸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资阳西成丰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资阳信善勤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资阳市康顺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资阳上善颐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5家后,向资阳市雁江区国税局申办了税务登记手续,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2018年1月26日、2月16日,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上述五家公司以票面金额1.2%的手续费通过赵晓军向哈尔滨市阿城区富强农副产品加工厂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101份,品名玉米,开票金额10,011,322.04元,税额1,101,245.16元,价税合计是11,112,567.2元。同时以票面金额3%的手续费销售给广州兆科联发医药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拉萨康捷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兆科(合肥)有限公司、重庆莱美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上柯医药有限公司、深圳惠普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增值税普通发票364份,品名广告推广费,申报销售收入34,119,216.59元。
最终,上述人员因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判刑及被罚款。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无独有偶, 案号为(2020)豫0223刑初458号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2018年11月以来,在无任何实际业务的情况下,杨小凯通过微信名“苹果”、“黑哥”等人,从马鞍山凯尔克森医药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100余份,通过王晓雨、被告人赵小龙以每份1,000元至1,500元不等的价格分多次卖给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价税合计800余万元,从中获利40,000元。
河南省尉氏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小凯犯非法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缓刑一年零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莱美药业目前面临着连续亏损、控股股东转让受阻、创始人套现以及卷入虚开发票案等诸多问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重新站稳脚跟,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内部管理、财务健康、市场战略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否则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将充满不确定性。
从经营业绩来看,2024年对于莱美药业而言仍是艰难的一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7.96亿元,同比减少了11.17%,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 8,780.44万元,同比出现增亏。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莱美药业就陷入了连续亏损的泥淖,截至2024年已经连续亏损了6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达7.48亿元。
莱美药业连年亏损也让控股股东萌生了离场的念头。不久前,莱美药业的控股股东中恒集团计划转让公司股票约2.47亿股,预计总价可达10.93亿元。然而,这一转让计划并没有顺利进行。目前,中恒集团决定暂缓转让,究其原因主要是意向受让方未能完成充分尽调,且转让条款未能达成一致。
莱美药业的创始人邱宇、邱炜两兄弟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也扮演了复杂的角色。2009年,莱美药业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这本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邱炜在2013年开始大量减持股票,到2018年累计套现超过了4.2亿元。而在一部分股权套现之后,邱氏兄弟却迎来了债务暴雷的危机。尤其是在中恒集团接手莱美医药之后,他们继续通过拍卖方式出售剩余股权。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间,邱氏兄弟先后通过拍卖形式套现约14亿元。
更严重的是,莱美药业还曾卷入虚开发票案。2018年1月,一名叫周勇的男子预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牟利,在四川省资阳市注册5家公司。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以票面金额3%的手续费销售给包括莱美药业在内的公司增值税普通发票364份,品名广告推广费,申报销售收入3,411.92万。
六年累计亏损7.48亿,控股股东急欲“脱身”
莱美药业已陷入持续亏损的恶性循环。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下滑11.17%,归母净利润亏损8,780.4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832元。这已是公司连续第六年亏损,累计亏损额高达7.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业绩拐点出现在2019年。当年营收增长18.99%至18.59亿元,归母净利润却亏损1.55亿元,自此陷入难以自拔的经营困境。

上图来源:企业预警通
公司解释业绩下滑归因于产品销量价格双降及研发投入增加,但这难以掩盖更深层次的问题。细究其经营轨迹可见,莱美药业似乎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莱美药业控股股东中恒集团的“撤退计划”更是将莱美药业推向控制权危机的风口浪尖。2024年11月,中恒集团突然宣布拟以10.93亿元转让所持2.47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3.43%。按计划,交易完成后中恒集团将仅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持有2.03%股份,公司实际控制权面临重大变更。
然而,去年年底,莱美药业再次发布公告,鉴于征集时间内意向受让方无法完成充分尽调及内部流程审批以及尚未就股份转让条款与中恒集团达成一致意见,为了降低不确定因素对本次公开征集的影响,中恒集团决定暂缓本次公开征集,后续将继续接触合适的意向方推进本次股份转让事项,择机重新启动公开征集程序。
值得深究的是,中恒集团与莱美药业的“联姻”始于2019年的战略合作。通过表决权委托、二级市场增持和定向增发等组合拳,中恒集团逐步掌控了莱美药业。
创始人两兄弟套现14亿
莱美药业创始人邱宇、邱炜兄弟的资本运作轨迹,堪称资本市场套现的典型案例。作为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之一,莱美药业一度是医药行业的明星企业。然而,上市的光环尚未褪去,邱炜就开启了“减持套现”模式。2013年至2018年间,其累计套现超过4.2亿元。
2019年7月,莱美药业公告披露,控股股东邱宇所持1.84亿股(占总股本22.71%)遭遇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邱炜持有的5,297万股(占总股本6.52%)及关联方西藏莱美持有的4,830万股(占总股本5.95%)同样被全数冻结。
尽管公司公告对冻结原因三缄其口,但多方信源证实,这场危机源于民间借贷纠纷。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中恒集团接盘后,邱氏兄弟通过司法拍卖途径完成股权转让。2020至2023年间,两人通过拍卖途径累计套现约14亿元。
曾卷入虚开发票案
案号为(2019)川2002刑初83号的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2018年1月,周勇安排陈雪、肖震峰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在资阳市雁江区注册成立资阳盐宸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资阳西成丰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资阳信善勤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资阳市康顺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资阳上善颐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5家后,向资阳市雁江区国税局申办了税务登记手续,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2018年1月26日、2月16日,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上述五家公司以票面金额1.2%的手续费通过赵晓军向哈尔滨市阿城区富强农副产品加工厂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101份,品名玉米,开票金额10,011,322.04元,税额1,101,245.16元,价税合计是11,112,567.2元。同时以票面金额3%的手续费销售给广州兆科联发医药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拉萨康捷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兆科(合肥)有限公司、重庆莱美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上柯医药有限公司、深圳惠普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增值税普通发票364份,品名广告推广费,申报销售收入34,119,216.59元。
最终,上述人员因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判刑及被罚款。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无独有偶, 案号为(2020)豫0223刑初458号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2018年11月以来,在无任何实际业务的情况下,杨小凯通过微信名“苹果”、“黑哥”等人,从马鞍山凯尔克森医药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100余份,通过王晓雨、被告人赵小龙以每份1,000元至1,500元不等的价格分多次卖给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价税合计800余万元,从中获利40,000元。
河南省尉氏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小凯犯非法虚开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缓刑一年零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莱美药业目前面临着连续亏损、控股股东转让受阻、创始人套现以及卷入虚开发票案等诸多问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重新站稳脚跟,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内部管理、财务健康、市场战略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否则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将充满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敖林
猜你喜欢
华网
共353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
莱美药业:六年亏损近8亿,创始人两兄弟借股权拍卖套现14亿,曾卷入虚开发票案
2025-04-14 12:28:15
-
荣鹏股份IPO:利润暴增后下滑难逃“提价困局”?涉劳动纠纷或存合规“暗雷”,生产安全漏洞致2人死亡
2025-04-11 12:47:11
-
山东矿机:向实控人之子定增募资不超3亿,车间违建被罚超百万,原营销经理挪用货款炒股被判9年
2025-04-11 12:45:34
-
海菲曼IPO:毛利率高出同行一倍,前员工变身前五大客户,换股收购供应商遭问询
2025-04-10 10:35:33
-
迪安诊断深陷困局:预亏3.7亿、百亿应收账款压顶,旗下公司曾行贿1770万,违规使用募集资金被警示
2025-04-10 10:32:17
24小时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