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决定影响力
公众号

泰金新能IPO:资产负债率高达90%,专利诉讼频发,募投项目部分用地尚未取得

2025-01-22 10:53:12 来源: 发现华网 作者:赵强
2025年1月17日,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金新能”)对上交所首轮审核问询函做出了回复。泰金新能此次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募集资金高达15亿元,这些资金将投入到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等4个项目之中。

从过往业绩来看,泰金新能似乎有着不错的发展态势。在2021年至2023年这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9.2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也有68.09%。然而,公司资产负债率竟然高达约90%,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行平均值仅仅在58%左右,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令人咋舌。

更为棘手的是,泰金新能还陷入了一系列的法律纠纷之中。先是因专利侵权问题,分别被人科机械设备、杭州帝洛森起诉。虽然所幸的是,这些诉讼最终要么达成和解,要么原告撤诉,但这一事件本身已经对公司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外界会质疑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管理是否规范,创新研发过程中是否存在侵犯他人权益的不当行为,进而对公司的整体信誉和科创能力产生怀疑。而且,2019年,在与昌立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中,泰金新能还成为了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9.94万元,该案已于2019年9月4日结案。

此外,在资金使用和募投项目方面,泰金新能也面临着诸多质疑。2022年,公司进行了6,000万元的分红,可此次募集资金中,又计划拿出1.33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一行为难免让人疑惑,既然公司此前有能力进行分红,那为何现在又需要如此大笔的资金来补充流动资金?上交所要求泰金新能说明其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同时,泰金新能本次募投项目用地计划约189亩,可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约156亩募投用地,仍有约33亩土地尚未取得。虽说剩余33亩土地的供地工作已列为西安经开区重点工作,预计将在2025年一季度完成土地转让,但在这之前,土地问题始终是悬在募投项目头上的一把利剑,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安排,增加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

业绩稳定增长背后,资产负债率达90%

泰金新能专注于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并且还是国内贵金属钛电极复合材料及电子封接玻璃材料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本应凭借自身优势在上市之路上顺风顺水,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诸多问题潜藏在其看似良好的发展表象之下。

回顾2021年至2023年这一阶段,泰金新能的业绩表现着实亮眼。从营业收入来看,分别达到了5.19亿元、10.05亿元、16.7亿元,其复合增长率高达79.28%,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也不甘示弱,分别为5,498.28万元、9,829.36万元、15,534.62万元,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8.09%。

再看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主要来源于电解成套装备及铜箔钛阳极。在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这两项业务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67亿元、6.44亿元、12.79亿元、7.1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依次为53.38%、70.08%、81.84%和74.96%,可见它们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公司盈利的重要支撑。

上图来源:泰金新能招股说明书

然而,就在这业绩稳步增长的背后,泰金新能却面临着资产负债率高企的问题,且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差距悬殊。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88.06%、91.35%、92.04%、88.49%,反观同行平均值,仅仅只有55.42%、61.19%、59.17%、56.95%。

对于这一情况,泰金新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公司采取的是“客户下单-产品发货-客户验收-质保期结束”的分步收款方式,在签署订单以及发货时会分别收取预收款。自2021年起,随着下游订单量的迅速增加,合同负债金额以及存货金额持续快速增长,整体资产规模的增长幅度却低于负债规模的增加幅度,这就导致了资产负债率出现了上升的态势。

过高的负债意味着公司在偿债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旦市场环境出现波动,或者客户出现付款问题,公司的资金链很可能会面临严峻的考验,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

从具体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泰金新能的合同负债分别为6.6亿元、15.7亿元、23.83亿元、18.69亿元,占负债总额的比例达到了52.85%、55.56%、56.67%、52.15%。

不仅如此,泰金新能的存货情况也不容忽视。在同一时间段内,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5.17亿元、17.12亿元、27.06亿元、26.1亿元,存货余额规模较大。其中,发出商品余额分别为2.03亿元、9.69亿元、20.17亿元、20.37亿元,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重更是高达39.21%、56.61%、74.54%、78.04%。

如果泰金新能不能有效解决高负债和存货管理这两大关键问题,那么它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制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保持优势,更难以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这就像两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这家新股公司的身上,亟待其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否则,其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之路将会充满坎坷与不确定性。

频现专利诉讼纠纷,曾沦为被执行人

泰金新能深陷多起诉讼案件,其中专利诉讼引人关注。

先看与杭州帝洛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帝洛森”)之间的纠葛。2020年,杭州帝洛森发现泰金新能的前身——泰金有限生产的W型网型钛基二氧化铅阳极产品,正在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三镍车间25号槽处于试用或测试阶段。而杭州帝洛森认为,该产品侵犯了其拥有的三项相关专利权,分别是带褶皱结构的条纹型极板(外观设计专利号:ZL201530356148.4)、实用新型带褶皱结构的条纹型极板(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520713705.8)以及一种压纹矫平增强刚性的电解极板及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号:ZL201410484610.3)。基于这样的判断,杭州帝洛森提起了3起专利诉讼。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所幸的是,经过一番沟通与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也分别于2021年12月29日、2021年12月22日作出撤诉裁定,这场风波才算是暂时平息,案件宣告结案。

无独有偶,人科机械设备(陕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科机械”)这边也与泰金新能产生了专利纠纷。人科机械认为泰金新能的产品侵犯了其两项专利权,分别是具有简易型轴向摆动驱动结构的抛光打磨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2120777516.2)以及生箔机剥离机构用滑动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2220848838.6),进而提起了两件专利诉讼。

上图来源:泰金新能回复问询函

在这两起诉讼案件中,(2024)陕01知民初156号的案件,一审法院于2024年6月26日作出判决,驳回了人科机械的全部诉讼请求。本以为此事就此尘埃落定,可原告却在2024年7月提出上诉。不过,好在双方在2024年9月签署了和解协议,二审法院作出了撤诉裁定,使得一审判决生效。而(2023)陕01知民初475号案件更是未经开庭审理,原告便主动撤回起诉,且后续也未再重新起诉。

频繁陷入此类专利诉讼,还是让外界对泰金新能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合规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除了专利诉讼纠纷,泰金新能还曾沦为被执行人,这背后的缘由同样值得深究。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泰金新能因与宝鸡市昌立特种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立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沦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达9.94万元。不过,该案已于2019年9月4日结案。

据悉,2015年1月9日至2015年8月26日期间,原告昌立公司(供方)与被告泰金有限(需方)就供应钛管事宜签订了8份工矿产品购销合同、工矿产品订货合同,合同对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总金额、结算方式与付款期限等内容均作了约定。

上图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2017年5月12日,昌立公司与被告泰金有限签订《抵账协议》。协议明确指出,截止2017年5月1日,昌立公司欠泰金有限阳极带货款237,230元,而泰金有限欠昌立公司钛管货款335449.6元。双方协商一致,以金额237,230元做账务互抵,抵账后泰金有限欠昌立公司98,219.6元。

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法院认为,虽然《抵账协议》并未约定付款期限,但昌立公司依法有权随时主张要求泰金有限履行付款义务。昌立公司也确实在2018年12月28日以《律师函》的形式向泰金有限催要货款,并明确要求泰金有限接函后7日内付清余款,然而,泰金有限直至今都未履行付款义务。鉴于昌立公司的主张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接二连三的诉讼纠纷,很难不让人怀疑公司在内部管理和合规经营方面是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毕竟,一家经营规范、管理有序的企业,理应能够有效避免这类法律问题的出现。

募投项目部分用地尚未取得使用权

泰金新能此次计划募集资金15亿元,分别投入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就达到了1.33亿。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上述募投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除外)都需要自建房产,而目前公司的募投项目中,尚有部分土地使用权没能顺利获取,这无疑给项目的推进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虽说公司已经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入区协议》,看似在用地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但实际上,土地的最终取得依旧存在着变数。也正因如此,上交所要求泰金新能详细阐明募投项目对应的用地、备案、环评等筹备情况以及预计的进展。

上图来源:泰金新能回复问询函

泰金新能声称,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在部分前期筹备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已完成项目备案及环评批复,这算是一个积极的进展。而关于募投项目用地,其位于西安经济开发区泾渭新城泾环北路以北、经一路以西,用地计划约为189亩。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约156亩募投用地(产权号:陕(2024)高陵区不动产权第0012891号),不过,仍有约33亩土地尚未取得。

西安经开区资源规划局已经出具了《土地规划情况说明》,并且剩余33亩土地的供地工作也已列为经开区的重点工作,预计在2025年一季度完成土地转让。除此之外,泰金新能在资金规划方面的合理性也备受质疑。一方面,公司在2022年进行了6,000万元的现金分红,美其名曰是合理回馈股东;而另一方面,又计划通过募集资金来大额补充流动资金,这一操作难免让人疑惑。

对此,上交所要求泰金新能在进行现金分红的情况下,又进行补充流动资金这一资金规划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给出合理的解释。泰金新能表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经测算的总体资金缺口为62,807万元,此次募集资金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13,286.67万元在公司未来营运资金需求缺口范围内,且声称与公司的资产和经营规模相匹配,以此来证明补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泰金新能资产负债率远超同行,究竟是经营策略激进所致,还是财务状况暗藏危机?专利诉讼纠纷的背后,是否意味着公司在知识产权管理上存在严重疏漏?成为被执行人,是否暴露出公司在合同管理与信用方面的短板?一边高额分红,一边又大额募资补流,这种资金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募投项目用地未全部取得,怎能确保不会影响项目推进和公司未来发展?倘若泰金新能无法针对这些关键问题给出令人满意、有理有据的解释,并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其IPO进程必然阻碍重重,未来在市场中的发展也将充满变数,难以获取投资者的信赖。

注: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撰写,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韩静

猜你喜欢

24小时热榜

专业决定影响力

联系我们

电话:010-53675622

邮箱:fxhwang@163.com

扫一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3 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92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