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决定影响力
公众号

三大监管部门掌门人齐发声

2023-11-09 16:02:22 来源: 第一财经,财联社,央广网 作者:郭重阳

摘要:继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于11月8日上午齐聚金融街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话题涉及货币政策、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开放、资本市场等多个市场关切的焦点,也为金融强国建设指明了发力方向。

  据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所说,未来的货币政策取向还会保持稳健基调,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而且呢,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出台。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正在形成。下一步应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中央和地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

  在论坛年会上,潘功胜回溯了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表现。整体来看,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在政策的支持下,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潘功胜表示,得益于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对非美元货币有所升值,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金融开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部署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5篇大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中国金融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事实证明,中国金融业开放是积极主动的开放,是稳健有序的开放,是互利共赢的开放!”李云泽在会上表示。即使三年疫情期间,在华主要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资产和利润增速也远高于其母行或母公司。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2年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开放水平在其评估的50个国家中提升最快。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整体发展势头稳健,尽管在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转变中,增速会放缓,但仍明显高于国际发达市场,且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于外资金融机构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李云泽表示,近年来,我们对接国际标准,健全一系列监管规则,最近又全面修订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和资本管理办法。我们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金融监管

  易会满在会上再次强调,防范风险是加强监管的主要目标,加强监管是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二者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他在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资本市场风险的五大主要成因,即杠杆过度甚至失控、创新与监管失衡、欺诈造假、背信妄为,以及主体责任缺位。“这其中,有过度贪婪,有监管真空,有问责不够。”易会满说。

  防风险、强监管,更要突出“改革开路”。易会满表示,将坚持注册制基本架构不动摇,并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动态评估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同时,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推动行业机构强筋壮骨,切实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和市场引领力,走好自己的路。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同时提到要“活跃资本市场”。此次易会满的表态也明确了注册制基本框架不动摇的原则,同时释放了持续动态改革的信号。

  针对下一步工作,易会满指出:“证监会将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深刻认识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适应性、针对性,守牢风险底线,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振投资者信心,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正在形成,下一步应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中央和地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综合自第一财经,财联社,央广网)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24小时热榜

专业决定影响力

联系我们

电话:010-53675622

邮箱:fxhwang@163.com

扫一扫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3 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50492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