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黄河岸边兴起“羊联社”
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河套地区,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大力发展肉羊规模化养殖,构建起“政府+企业+协会+养殖户+保险”的多方合作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临河区乌兰图克镇长胜村养殖户王生云喂羊。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小雪节气已过,眼下本该是农民冬闲的时候,而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长胜村的王生云一家却忙得不亦乐乎,需要每天按时往羊圈里添草料和饮用水,清理棚圈。王生云说:“今年7月,在国家补贴9000元的基础上,我又拿了1万元,新建了一座80平方米的高标准棚圈、一处100平方米的肉羊活动场,再也不用担心羊羔的过冬问题了。”
记者在王生云的院中看到,配有防火隔热保温膜的新建棚圈排列整齐,饲料槽、饮水槽等设施一应俱全,40多只肉羊悠闲地吃草。正在入户走访的长胜村党支部书记孟文华说:“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下,我村从2021年开始实施肉羊养殖整村推进项目,给农户每座棚圈补贴9000元,每只种公羊补贴4000元,农户购买基础母羊享受贴息贷款,并且购买了牲畜死亡赔偿保险,降低养殖户投入成本和养殖风险,有效带动农户增收。”
据乌兰图克镇镇长葛云介绍,2021年以来,全镇连续3年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开展肉羊养殖整村推进工作,共覆盖14个行政村,建设803座标准化棚圈,同步发放种羊803只,购进2.81万只基础母羊,引导农户由传统畜牧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今年,预计全镇年出栏优质羔羊约13万只,按照现在的行情,户均增收超过3万元。
临河区乌兰图克镇长胜村养殖户养殖的肉羊。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摄
位于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市被誉为“塞外粮仓”,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其中,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既是全国肉羊饲养规模较大的县级地区,也是常年育肥出栏、四季均衡上市的肉羊生产加工基地。近两年,受羊肉价格大幅下降、肉羊养殖成本偏高等因素影响,当地部分养殖户收入遭受亏损,养殖积极性受到打击。
临河区财政局局长郭庆宏介绍,面对资金短缺对肉羊产业制约的现状,临河区于2021年从中央争取到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计划总投资2.83亿元,建设期3年,推动肉羊产业提档升级、扩规增效。试点试验项目实施以来,2021年至2022年,临河区养殖户平均1年增加收入3.2万元以上。
记者走访发现,在财政补贴的同时,临河区将羊肉加工企业、肉羊养殖协会、保险公司等单位吸纳到肉羊养殖产业链中,建立多方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临河区肉羊养殖协会会长秦勇说:“我们肉羊养殖协会负责协调羊源、养殖培训、产业引导等工作,建设羊肉溯源体系,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监管,让养殖户享受更多产业链增值红利。”
据了解,临河区通过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围绕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乡村治理四个机制,发展肉羊规模化养殖,为农民增收添动力,为产业发展增活力。
长胜村党员示范户强双印说:“政府推动各方合作,组建肉羊产业综合体,等于多上了几道‘保险’,减轻了养殖负担,让我们搞养殖真正实现了‘轻装上阵’。”(记者李云平)
责任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华网
共151篇文章
追踪数字金融发展动向,探索金融科技融合之道,解读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创新。
最近更新文章
-
2024-04-02 10:36:06
-
2024-03-07 17:05:50
-
2024-03-04 15:36:19
-
2024-02-26 09:15:24
-
2024-02-23 10:15:11
24小时热榜